民间素有“冬吃萝卜、夏 吃姜,不劳医生开药方”的说 法。中医认为,生姜辛温散寒暖 胃、止咳止呕,属于辛发之物,可 祛散身体寒邪、振奋人体...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02
半夏苡仁治失眠 [方剂]法半夏、苡仁各60克。 [加减]心脾亏虚加党参,心阴不足加麦冬,痰热扰心加黄连,胃中不和加神曲。 [制用法]浓煎,临睡服下。 [...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13
风湿病多因风、寒、湿 三气阻滞经脉所致,夏天阳 热之气对其有一定缓解作用。 因此,在夏季症状减轻时加 强治疗,往往可以收以事半 功倍的效果。老寒腿川乌50克,艾...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30
中医认为,暑为夏季的主气,乃火热之气所化,故《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其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其性为暑。&...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30
小儿夏季热,属于中医“暑温”的范畴,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发热性疾病,多见于半岁至3岁的小儿,是我国东南及中南部地区小儿多见病之一。其主要临...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81
夏末秋初是旅游的黄金季节。但天气炎热,暑湿偏重,加之贪饮纳凉,易耗气伤阴,又是消化道与呼吸系统疾病多发时期。因此,外出旅游时应选带几种中成药,以备不时之需。 ...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58
夏枯草是一味常用的清热泻火中药,主要功效是清肝明目、散结消肿。药理研究表明,夏枯草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肺炎双球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经临床验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53
暑和湿是夏季的主要特点,安徽省中医院施卫兵主任医师提醒大家,做好夏季养生要掌握三个原则。 养阴扶阳“养阴扶阳”,是夏季的气候特点决定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90
夏至节气里,气温升高降水多,空气湿度增加后,人体难免感到不适,非常容易引起消化功能减弱,出现腹胀、腹泻、食欲减退等消化系统症状。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4
入伏后,气候炎热,对高血压患者来说,如果调养不好,会影响病情,如头痛头胀、眼花眩晕、口干舌苦、尿黄便结等症状会加重。中医认为,夏季防治高血压主要以平肝健脾、清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81
夏季热为婴幼儿时期特有的疾病,尤 以6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多见。临床以长 期发热不退、口渴、多饮、多尿、汗闭或少 汗为主症。本病的发生,与气候有密切关 系。一般发...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32
冬病夏治释疑 :答疑专家 湖南省中医院针灸科主任医师 吴清明 湖南省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 毛以林 湖南省中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 彭斌 1、 什么是“冬...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00
初夏来临,浙江省东阳名中医、东阳市中医院内科主任医师吴允华提醒大家,这一时段是从春到夏的过渡阶段,保健养生的方法也很多,做到如下三个方面,定有益身体健康。 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81
立夏已至,表明夏日开始。沈阳市中医院的辽宁省名中医魏棣主任提醒,立夏节气人们在养生方面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养心 立夏之后,天气渐热,植物繁盛,此季节有...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95
炎炎夏日,酷暑难当,很多人吃饭没有胃口,常吃南瓜不仅具有补中益气的功能,对一些呼吸道疾病有好处。有哮喘、老慢支的患者可按以下介绍的方法食疗。1.久咳不愈的哮喘:...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11
中医养生名言,“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出自《内经·素问》。春夏时,气候由寒变热,万物从冬眠中复苏,阳气升发旺盛。同时,阳...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09
瑜伽通过体位、调息等方法,调整各个器官的生理机能,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还可通过瑜伽的呼吸、打坐和各种体位法,调节神经系统。另外,瑜伽提倡一种健康的生活态度,让你...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02
经验方:姜半夏10克,黄芩8克,党参25 克,黄连、甘草各5克,大枣4枚。加减:呕吐黄水、头晕、心烦、舌苔黄腻者加竹茹12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饮食...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66
糖尿病是当今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世界三大顽症之一,其死亡率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与癌症,如不及时正确治疗,势必引起并发症,致残率很高。根据《素问》的中医理论,从小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19
进入夏季后,蚊虫叮咬自然是少不了,用对办法,可以避免不少这样的烦扰。蚊子叮咬:用碱面水少许涂抹,可很快止痒;鲜马齿苋茎叶少许,在手里揉搓出汁后,涂抹患处,具有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62
取地榆适量炙黄,研细末,以凡士林配成30%药膏,外敷患处。敷膏前依皮损的不同情况,先以油类擦洗或用1:8000高锰酸钾溶液湿敷。此方有止痒、收敛、消炎等作用,每...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06
《黄帝内经》曰:夏三月,此谓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为痎...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78
佩兰、生地、麦冬、藿香、竹茹、陈皮、扁豆、焦神曲、茯苓、滑石块各9克,川厚朴6克。用清水浸泡30分钟,文火煮沸5分钟即可,二煎共取汁400毫升。每日1剂,分早晚...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76
人体如同落叶树,春天发芽,气血开始向外走;到夏季,所有的气血到了外面,所以枝繁叶茂。从季节意义上来说,现在已经进入了立秋,但天气炎热,依然处在长夏中,此时应注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47
“薄荷花开蝶翅翻,风枝露叶弄秋妍。自怜不及狸奴黠,烂醉篱边不用钱。”炎炎盛夏,骄阳似火,一颗薄荷糖或一杯薄荷蜜茶就能让全身都凉爽。买来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21
主治:肺结核。 配方及用法:地丁草500克,夏枯草500克,金银花300克,山药300克,白芨300克,麦冬300克,尖贝60克,黄连15克,化红150克,当...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85
桂枝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对很多人来说用来治疗感冒是十分常见的。但是除此之外,桂枝汤还有其他很多的疗效。 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副主任医师马军说,&...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81
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苦夏的一系列症状如乏力、消瘦、大便不调、烦躁都直接或间接与湿热内侵,脾胃功能呆滞,消化吸收不足有关。预防苦夏,以醒脾开胃为重点,配合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50
瓜蒌薤白剂指《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篇中的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与枳实薤白桂枝汤三方,是目前治疗胸痹心痛病的主要方药。经过多年对瓜蒌薤...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81
一天早上收到家里寄来的包裹,好奇地打开,原来是从家里寄来的冬瓜茶。冬瓜茶是我们家夏季必备的饮品,每到夏天,爸爸都会自制一些。 以前爸爸在做的过程中我都会吵着要...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