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法于阴阳、和于术数”是养生之道

时钟要走得准,必需各零件之间精确的配合。时针、分针、秒针各自按自己的频率来走动,否则牵一发而动全局,必然不能准确报时。大到家庭、国家,甚至宇宙星体的运行,都得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96

仔细研读《孙子兵法》之后

“其来不可逢,其往不可追”,语出《灵枢·九针十二原第一》,学者对此句理解不一。马莳在《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中释为&ldq...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2

历代养生家推崇的长寿之道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我到四川讲课,当地的医生无意间提起位于都江堰附近有一个长寿村,地方非常偏僻,但百岁以上的老人很多。我连忙追问,这么重要的信息,为什么不报道出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5

他山之石 中医现代研究掀浪潮

1980年,卫生部在全国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上对新时期国家振兴中医药提出指导性意见,指出“中医中药要逐步实现现代化”。1996年,国...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51

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

“胃乃六腑之本,脾为五脏之源。胃气弱则百病生,脾阴足而万邪息。调理脾胃,为医中之王道,节戒饮食,乃却病之良方。”  —&md...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43

重视修养浩然之气 修养慎独之功

历史从哪里开始,思想进程也应当从哪里开始。一般认为,中国的专职医生是在春秋时期出现的。虽然医生作为专门的职业出现相对较晚,然而人类至少在204万年前就已萌发并逐...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11

中医之胸痹与心痹

胸痹与心痹都是心脏本身的一些病变。一属心脏外膜、心血管性病变;一属心脏内心瓣膜性疾病。前者病症属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症,后者属肺心病、风心病或其他辨膜性疾病。  ...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71

手术之前无需“大补”

有的人认为,应该在术前“大补特补”,以为身体储存能量。但事实上,手术不同,加上患者年龄、性别、体质的不同,术前准备和饮食要求也各有不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18

秋冬季阴精潜藏于内之时故应以保养阴精

秋冬季是心脑血管病多发季节,由于气温降低,人体受冷空气刺激常导致交感神经兴奋,容易引起血压升高或者波动,促使血栓形成,导致急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在日常生活中我...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8

何首乌黑之麻糖

常吃何首乌黑芝麻糖,能乌发润发,使您的头发变得有光泽。有的人不知道何首乌如何加工,这里教您一个简便的方法:把500克何首乌放于蒸锅内蒸半小时,使何首乌变软。把蒸...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50

苗族医药传承之路

由于苗族是只有语言而没有文字的古老民族,千百年来,其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主要是通过口耳相传或宗教活动等形式使其世代相传。●口头传承苗族医药的口头传承是靠苗语世代相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93

四妙丸等均为治疗腰重之良方

腰重,指腰部有沉重感,首见于《中藏经·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多由肾虚、水湿、寒湿、湿热、风湿停滞所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青娥丸,《...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8

闭经之脉左手尺脉沉细 凭脉论治

45岁的杨大姐是重庆人,在北京一家家政公司打工。虽然做的是体力活,但是对美的追求却没有放弃。1年以前,她没有任何先兆闭经了,继而出现了面部色斑增多,白发也出现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7

“技术控”华佗之死

《古代三大名医,两个死于医暴》微信近来热传,借“华佗被曹操所杀、扁鹊被桓侯追杀”讽喻医患关系。尽管华佗因“开颅”...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68

儿科推拿典籍之理论 临床经验

作者:业师单养和,江苏武进芙蓉圩人。父镇安,擅长小儿推拿,吾师承家学,尽得其传。悬壶沪上后,与江阴名医朱少鸿先生相互切磋,穷究义理,造诣益深。求诊者踵相接,名著...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49

颈椎病中医教你防治之道

在过去,颈椎病被视为中老年疾病,年轻人大多不会受到此病的困扰,但随着生活状态的改变,目前不少年轻人也饱受颈椎病之苦。要预防颈椎病的发生,最重要的是坐的姿势要正确...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29

冬季温补食物之最

饮品之最——红糖水 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rdquo...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02

近视之成因 中医干预效果显著

张丽霞,医学博士,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首都中青年名中医,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常委兼秘书长,中国民族医药学会眼科分会执行会长,北京中西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31

论脾胃 润燥相合 生化之源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脾胃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脾与胃受纳转输、协调升降、温煦濡润,协同完成饮食吸收及精微输布,从...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29

灼口综合征之病机 调节肾之阴阳为主

灼口综合征是指发生在口腔 黏膜,以烧灼样疼痛感觉为主要表 现的一组症状群,又称舌痛征、舌 感觉异常、口腔黏膜感觉异常等。 此病多发生于更年期的中老年女 性,常伴...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42

治中老年慢性肠炎之久泻方

中老年慢性肠炎之久泻,多表现为脘腹绵绵作痛,喜温喜按,自利不渴,呕吐,大便稀溏,不思饮食,舌淡苔白润,脉沉细或沉迟无力,甚者脱肛、晕厥等。笔者跟随甘肃中医学院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69

中医养生的基石 保养持之以恒

中医学作为以人体健康为中心的生命科学,其研究和服务的对象不仅包括患者,还包括健康和亚健康人群。中医养生保健就是在中医学理论的科学指导下,采取正确的预防、康复措施...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