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养生之道 饮食“四度”养心为上

山西中医学院教授、省针灸研究所 原所长、国医大师吕景山的养生之道很 简单:顺心、顺时、随意、随缘。他说:“越 是刻意,越难如意,一切顺随自然才好。&...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540

苦荞为五谷之王 三降一疗两通

苦荞被称为五谷之王,号称神仙的粮食,也被日本人称为“长生不老的保健食品”,他们甚至把苦荞作为健康长寿的一大秘诀。关于苦荞的说法还有很多,...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327

虚邪贼风 避之有时

我总劝我的病人,睡觉的时候要拔座机、关手机,在熟睡的时候突然惊醒是最伤神的。这种贼风,这种虚邪更厉害。“虚邪贼风,避之有时。”第一要&l...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211

蝉蜕 治小儿顽咳之佳品

咳嗽是肺系疾病主要症状,由多种原因导致肺失宣肃,肺气上逆所致。咳嗽治疗不易,需精准辨证。本期汇集了三篇从不同角度治疗咳嗽的文章,以期提供更丰富的诊疗思路。蝉蜕,...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658

圆形的胡萝卜片“金玉之圆”

小暑是毛豆大量上市的季节,中医认为:毛豆味甘,性平,入脾、大肠经。具有健脾宽中、润燥消水、清热解毒、益气的功效。主治疳积泻痢、腹胀羸瘦、妊娠中毒、疮痈肿毒、外伤...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348

治耳鸣 耳堵之症 验方屡用屡验

升降散方出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由蝉蜕、僵蚕、大黄、片姜黄四味药组成,有升清降浊,清解郁热之作用。清震汤方出刘河间《河间六书》,由苍术、升麻、荷叶三味药组成,...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2355

祛寒就温 冬气之应 养藏之道

“冬三月,此谓闭藏,水冰地拆,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祛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801

当升阳益气 名之曰升阳益胃汤

脾胃虚则怠惰嗜卧,四肢不收,时值秋燥令行,湿热少退,体重节痛,口干舌干,饮食无味,大便不调,小便频数,不欲食,食不消;兼见肺病,洒淅恶寒,惨惨不乐,面色恶而不和...

秘方方剂 2025-09-21 0 2117

回归传统 把握中医之“中”

中医文化要发展首先要回归,传统与现代不是对立的,回归传统就是在向前发展。回到传统最根本的是要对生存之道有所认识。生存之道就是以自然之道养自然之生,这是中国文化的...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130

赵整理郁证之因 郁证之机 郁证之治

赵整理(1922~2007年),河南省邓州市人,河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全国第一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历承继工作指导老师,曾兴办张仲景国医大学。赵整理身世于七代中医世...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2106

夏季养生之道 重在调养心脾

夏季养生重点:调养心脾“夏季烈日炎炎、雨水充沛,阳气充盛,阴气内敛,而人则处在天地之气交汇之中。”专家表示,从农历来看,夏季是指从立夏到...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541

养生之法要合乎养生之道

学养深厚的人大多长寿,如科学家、书法家、画家、医生、老师等,平均寿命比较高。尤其堪称大师的,首先是长寿之人,比如季羡林、任继愈、启功等。智者养生注意六问题为什么...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598

水蛭乃活血化瘀之良药 治痛风

水蛭气味咸平,乃活血化瘀之良药,以其活体治疗痛风性关节炎有殊效。活水蛭外用,前人早有所载。如著名医家孙思邈曾用其治愈眼部血肿患者,宋人洪遵《集验方》也有&ldq...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699

健肺养肺 畅胸中之气 通脊背经脉

摩鼻不少人对冷空气过敏,秋季一到便伤风、流涕,经常按摩鼻部可缓解症状。将两手拇指外侧相互摩擦至有热感后,沿鼻梁、鼻翼两侧上下按摩60次左右,然后按摩鼻翼两侧迎香...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567

四种偏方帮你解除你的冻疮之苦

免责声明:本站偏方均根据民间及网络流传整理而成,仅供参考,请在医生指导下用药。冻疮是由于寒冷引起的一种局部阻塞性充血性红斑,多见于儿童及妇女,自觉麻木感,遇热有...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2472

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

《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诸阳之神气皆上会于头,诸髓之精气皆上聚于脑。”古人认为,“头为精明之府&rdquo...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741

肾为本中之本 陈文伯重补肾

国家级名老中医、鼓楼中医医院“京城名医馆”馆长陈文伯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医60多年,作为中医男科学术带头人,他倡导补肾临床应用中的重要作用...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305

画说中医药文化之中医史画

中药编造是历代医家都很关怀的问题,《黄帝内经》《伤寒论》《神农本草经》《肘后备急方》里都有关于药材编造的零星记载。比如半夏生用有毒副作用,但用编造过的半夏则无毒...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077

胃脘胀满不适1年 以复升降之枢

吴某,女,68岁,2012年9月23日初诊。胃脘胀满不适1年,伴嗳气,轻度泛酸,夜晚口干、口苦,口腔溃疡时有发作,舌暗红苔薄白,脉弦滑。处方:太子参、茯苓、焦三...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1061

夏秋之际 吃到新鲜的丝瓜

清明时节,在庭院种上几株丝瓜,夏秋之际,青藤满架,朵朵金黄色有花朵,既可观赏,又能时时吃到新鲜的丝瓜。  丝瓜又叫“天罗”、&ldquo...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014

养怡之福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这里的“怡”,意思是“生命”或曰&ldquo...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892

豆腐下气消痰 养颜防衰之功

豆腐是中国人一项伟大的发明,迄今已有2100多年的历史,由西汉淮南王刘安发明的豆腐诞生于安徽六安市寿县。豆腐是中国素食菜肴的主要原料,历来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一...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649

写在《老匋读医随笔》出版之际

本年适逢闻名中医学家、安徽省新安医学研讨会首任会长王乐匋去世20周年,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提议将《老匋读医漫笔》收拾出版,以使王乐匋高尚的医德医风、精深的医术经历...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682

白露之后防秋燥

每年的9月7至9日为白露节气,农历云:“斗指癸为白露,阴气渐重,凌而为露,故名白露。”这说明白露已经是个典型的秋天节气,由于天气已凉,空...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3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