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真假人参之争促李时珍重修本草

李时珍自称“幼多羸疾”,常犯目疾,但初时其志向并非为医,而是希望通过科举求取功名,14岁那年考中秀才后连续三次参加乡试均落第,心灰意冷之下决心向其父李言闻学医。其间,他系统研读《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备急千金要方》等经典,救民苦难,“无论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终成一代大医。
在行医过程中,李时珍经常遇到患者抓错药、识错药的情况,有些中药在常见药物典籍中没有记载,或“舛谬差讹遗漏,不可枚数”,李时珍认为这些错误多系“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所致,便有了重修本草的想法。李时珍虽然有心重修本草,但以一己之力完成此事困难重重。出诊过程中的一件事让李时珍下定决心重修本草。
蕲州张姓药材商人以低于正常价三分之一的优惠价格卖给王掌柜一棵上等整株人参,王掌柜认为蕲州不产人参,好人参价格不应该这么低,怀疑药材商人以便宜的桔梗冒充人参,但自己又无法辨别,两人一个说是诬陷一个是说假药,争执不下。李时珍的父亲李言闻验视后表示,这是一棵上等人参,并非桔梗,向两人指出人参与桔梗的区别,“观其形连皮者黄润色如防风者为人参”“桔梗体坚有心而味苦,人参体实有心而味甘”。如果不是经验丰富的医药从业者,确实很难准确区分,前代药书均没有列出二者区别,类似问题困扰了不少药商、药铺。李时珍想,若有药书详注,何至于闹出这些事,遂下定决心重修本草。
李时珍认为,“本草一书关系颇重,若谬误过多,贻害众生。今人承人先贤,理应再进一步。”本着“不厌详悉”的原则,立言破惑,李时珍“渔猎群书,搜罗百氏,凡子史经传声韵,农圃医卜星相乐府,诸家稍有得处辄著有数言。”“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万历十八年(1590年),52卷、近190万字的《本草纲目》终于完成。
《本草纲目》对传统药典体例进行了创新,是首次将纲目分类体系引入本草领域,其以“每药标正名为纲,附释名为目,正始也。次以集解、辨疑、正误,详其土产形状也。次以气味、主治、附方,著其体用也。”做到了纲举目张,井井有条。该书经当时大儒王世贞作序后得已出版。
王世贞认为,《本草纲目》“博而不繁,详而有要,综核究竟,直窥渊海……实理性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此书出版时李时珍已辞世,担任四川蓬溪知县的李时珍长子李建元在《进〈本草纲目〉疏》中如是记载:“甫值刻成,忽值数尽。”
李时珍是一位医术高明的医生,《本草纲目》是一部闻名世界的药物学巨著,后世对李时珍与《本草纲目》给予极高评价。李时珍的画像悬挂在俄罗斯莫斯科大学主楼走廊上,与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这些科学巨匠并列。达尔文称赞《本草纲目》是“中国古代的百科全书”,2011年中国中医科学院藏金陵本《本草纲目》入选联合国世界记忆遗产名录,这是对李时珍及《本草纲目》的再次肯定。(韦钦国)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35.html

相关推荐

从《老老恒言》看莲之于养生

1 曹慈山与莲曹庭栋,清代人,号慈山先生,其人天性恬淡,能调摄,素慎起居,节饮食,至九十余乃终。其著述《老老恒言》以自言其养生之道,书中言“粥能益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8

用按摩法也能治愈严重的糖尿病

我于20世纪80年代初,发现患有糖尿病,尿糖四个“+”号。经过十余年的药物治疗,病情虽然有好转,但尿糖总为两三个“+”号。前年,我利用在市老干部大学学到的按摩知...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63

抓主症是方证辨证的重要方法

《伤寒论》 是疾病总论, 由其所产生的经方医学是 “研求患病机体的普遍反应规律, 并在其基础上, 讲求 疾病的通治方法” ( 胡希恕) ...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9

陇中正骨入选国家重点学科

甘肃省中医院中医骨伤科学学科带头人李盛华教授、后备学科带头人谢兴文教授日前参加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优秀等次答辩会...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50

上古时期中医养生发展史

我们伟大的祖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如果从原始群居的猿人算起,已经历了近两百万年的漫长过程。到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的夏代,即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建立以前,大概可分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1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