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痛经经前经后治疗之法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临床以未婚或已婚未育女性多见。近几年来患子宫内膜异位症或腺肌症者,也越来越多,痛经多为主要症状。前几年我与家父常讨论有关痛经的治疗,父亲集其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09

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 中医宏伟计划

医家有五运六气之术,大则候天地之变,寒暑风雨、水旱螟蝗,率皆有法;小则人之众疾,也随气运盛衰。今人不知所用,而胶于定法,故其术皆不验。大家到一酒楼里落了座,点了...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57

治闭经加远志之妙

薛某,女,29岁,2003年3月初诊。自诉:月经4月不行,曾服调经药,经未应潮。观其形消体廋,倦怠乏力,刻诊知其食欲不振,大便溏薄,带下色白,绵绵不止,舌淡苔白...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86

治带状疱疹急性发作之经验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缠腰火丹”、“蛇缠腰”。中医认为是肝胆湿热犯及腰部及其他部位皮肤所致。其临床表现多为围绕腰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66

有痣者 智处之

痣,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陌生,很多人的身上也存在着或大或小、或多或少的痣,或在脸上或在身上。从医学角度讲,黑痣又称色素痣,是一种皮肤的良性肿瘤,每个人身上都有。长...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13

经络之间是广泛联系着的

@选择中医__董洪涛经络之间是广泛联系着的。针灸治病不但可辨证取穴,还可按病循经取穴,亦可全息对应取穴,更可按经气的流注时间取穴,这是针灸的特色,汤药不可比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92

治病之本 求病之由

治病之本 求病之由  “必伏其所主,而先其所因”出自《素问·至真要大论》:“热因寒用,寒因热用,塞因塞用,通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95

民间中医是中医之根

我从事中医临床四十余年,对民间中医有着深厚的情感,并始终认为,民间中医是中医之根,是中医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上溯岐黄下迨至今,民间中医为人民健康事业做出了重要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25

“中医昆仑”——之章次公

章次公(1903-1959),江苏省镇江丹徒大港镇人,现代杰出的中医临床家、教育家、改革家。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大师章太炎,历任北京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国...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42

呃逆之因非独胃也

案1成某,女,22岁。呃逆4月余,伴左侧肋骨下疼痛。胸闷不畅,急躁易怒,四肢不温,月经提前或一月两次。色紫,有瘀块、量多。经期乳房及小腹有胀痛感。西医诊断为膈肌...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97

春夏之交时节 预防冠心病

春夏之交,气温变化多端,忽冷忽热,时风时雨,风速、温差、大气压等都处于极不平衡状态,这样的时节,极易引起各种疾病的发生,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因为这种变化多...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95

治糖尿病之口渴 生津止渴

材料乌梅8枚,党参50克,大枣15枚,冰糖适量。  制法将乌梅、党参、大枣加水三碗共煎,水沸20分钟后,下冰糖再煎10分钟至汤微黏稠为度。每次服3汤匙,药可同食...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43

守岁养生之道 民俗渊源

民俗渊源 差不多的人都有过“守岁”的经历,但很少人去考究这是哪朝、哪代、哪个老祖宗兴起的。“守岁”只是作为一种喜...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78

乳房当为奇恒之腑

中医对于人体各个脏腑组织器官的认识在《内经》中已有较为详细载述,唯独对乳房记述甚少。关于其归属关系,后世医家也未能从以脏腑为核心的局部—整体观上全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68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病案:张某,女,53岁。患呃逆3 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现见 患者身体消瘦,行动无力,步行至 二楼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 遏止。诊其脉沉细,寸不应指。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91

延安之行话中医

革命圣地延安,举世闻名,世人敬仰。1935年至1948年,延安是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在这里,中国共产党人创造了一个个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壮举,谱写了人类历史上的光辉...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44

老中医个人养生的杂食之道

著名老中医高益民的杂食之道个人养生要讲究一些艺术 性,要根据个人的感觉,创立一个 适合于自己的养生模式。去看看 国家级著名老中医,主任医师,教 授,部级课题博士...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61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

古人制方之原则讲究君臣佐使,最早见于《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谓“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如《伤寒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15

未病先防是养生之本

未病先防是指人 在未生病之前,采取各 种有效措施,做好预防 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 生,这是中医养生防病 思想最突出的体现。中 医认为,疾病的发生关 系到邪正盛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85

朱良春教授的养生之道16个字

国医大师朱良春教授是国宝级人物,深受广大群众的爱戴。虽然他现在已近97岁高龄,但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敏捷。  朱老的养生之道,其实可以用他自己总结的16个字来概括...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90

研读经典之要点

●博大精深、昭源质本、与时偕进是中医药学的三大特征。  ●医经,不仅昭铸了很多医学发现与医学发明,富藏学术资源,还有诸多难以计数的学术生长点,以供后来者续接和培...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84

陇中正骨融各流派之长

甘肃属于西部经济欠发达省份,但有着非常丰富的中医药资源。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强化应用中医药特色方法诊疗疾病,可有效降低老百姓的就医负担。  陇中正骨融各流...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80

全身之气来自肺 心不爽则气不顺

一口气爬六层楼,数数你的呼吸频率,如果增加20%,就可能存在肺气不足。肺在五脏六腑中所处的位置最高,被称为 “五脏六腑之华盖”。中医所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