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养生

新冠肺炎居家防 中医养生有四大基石

近日,新冠肺炎肆虐中华大地,这是一种传染性很强的疾病。专家已经表示,人群普遍易感,为何感染后的病情轻重和预后转归差别很大呢?这跟人体免疫力即中医讲的&ldquo...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93

芒种养生 先排“汗”

芒种是和农事紧密相关的节气,是一年中最忙的时节,所以,各地风俗习惯并不多。广西民俗协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芒种时节百花开始凋零,民间多举行祭祀花神仪式,表达对花神...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22

说起养生 养静藏神 移情易性

每周三个半天的门诊,每次门诊量60余人,常常看到下午一两点,加上带徒、授课、著书,国医大师李士懋每天都承担繁重的工作。可是今年已79岁的他,依旧精神矍铄,声音洪...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67

秋季养生吃蜂蜜滋阴为宜

秋天气候干燥,空气中缺少水分,通过日常饮食补水,让自己滋润起来,显得格外重要。中医认为,“燥易伤肺”,所以秋季养生以肺为先,饮食以滋阴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10

清明养生要早起

古人说,清明乃天清地明之意。此时气候温暖、桃花初绽、杨柳泛青,正是祭祖扫墓和踏青赏花的日子。此外,清明还是一个重要的养生节气。早起床为了能使阳气更好地生发,人们...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83

美学家的养生之道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生于1897年,卒于1986年,享年89岁。他的养生之道,也颇值得我们学习。  散步 散步是朱先生一天不可缺少的运动。每天他六点左右起床,从燕南...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85

冬至过后养生保健要保护

冬至过后,气温骤降,养生保健要重点保护好三个地方。颈部:颈部是气管所在的部位,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少量清痰,服止咳药作用不明显,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因此...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82

人体养生奥秘处:腋窝区

腋窝,俗称“胳肢窝”,腋窝蕴藏着丰富的血管、神经、淋巴结。从经络学的角度看,腋窝主要分布心包经和心经。按捏腋窝可使人舒筋活络,调和气血,...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78

清明养生妙招:晨喝菊花茶

清明前后不妨喝一些菊花茶。中医认为,菊花能疏风清热,有平肝、预防感冒、降低血压等作用。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菊花有扩张冠状动脉、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肌缺血的作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7

养生首选益肺保健操

躬身撑体:端坐,全身放松,调匀呼吸,两脚自然交叉,躬身弯腰,两手用力支撑,使身体向上3至5次为1遍。可根据自己的体力,反复做3至5遍。注意两臂支撑要用力,用力时...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51

春季养生 健康一年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一,“立”是开始,“春”表示季节,故立春有春之节气已开始之意。立春后人们明显地感觉到白昼长了,...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12

胎息与中医养生

呼吸于人, 性命攸关。 人可以一日不吃不喝, 却 不能须臾不呼不吸。 佛教《四十二章经》和道教《真 诰》等都指出: “人的性命在呼吸之间&rdquo...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34

气虚体质的养生 饮食调养精神调摄

一些气虚者身体发胖,是因为气虚不能运化体内的津液,水湿潴留,故身体偏胖。另一些气虚者身体消瘦,是因为气虚不能把营养物质输送到周身。气虚者常见面色白而无光泽,说话...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68

春分养生总原则

春 分春分养生总原则:春分风不小,防痛泻外感。一、春分节气的气候及物候特点春分是24节气中的第4个节气,是春季6个 节气中的第4个。在每年的公历3月21日前 后...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71

四季养生饮食原则

春月少酸宜食甘,冬月宜苦不宜咸。  夏要增辛减却苦,秋辛可省便加酸。  季月可咸甘略戒,自然五脏保平安。  若能全减身康健,滋味偏多多病难。  春天是生发的季节...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46

黄鳝美馔养生佳

黄鳝既是佳肴,又有药用价值,始载于《山海经》,又在《名医别录》中被列为药膳的上品。鳝肉有补心:肝、脾、肺、肾、五脏元气及精血的功效。《本草纲目》载,&ldquo...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47

中医养生有良方

中医养生之道,真气是生命力的风骚!何为真气?真气就是秉父母亲生命元气为一身,并与后天脾胃所化生的水谷之气,和肺吸纳大自然的氧气和善而成。中医奠基之作...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21

养生“秋梨宴”

“高鸟黄云暮,寒蝉碧树秋”,西风一起,80岁的母亲就早早给在外地工作6个子女打电话,相约回农村老家,去吃“秋梨宴&rdquo...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70

古代中医 昼夜阴阳之养生法

古代中医根据昼夜阴阳之变化制定了“十二时辰养生法”,具体如下:1.卯时(5:oo~7:OO)大肠经:起床先排便,后叩齿 300次,转动两...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65

巧用中医养生运动缓解压力

近年来,发生猝死的人有“年轻化”趋势,在意外死亡者之中,甚至还有十八九岁的大学生。压力已经变成了隐形杀手,潜伏于我们的生活之中。  中国...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55

芒种养生解读 扩胸拉筋腰背防抑郁

芒种后积雨骤冷三绝  宋·范成大  梅黄时节怯衣单,  五月江吴麦秀寒。  香篆吐云生暖热,  从教窗外雨漫漫。  【古诗今译】  黄梅时节,衣着...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21

立夏前后防“上火”养生

立夏前后,天气渐热,气候干燥,人体的水分容易通过出汗、呼吸而大量失去。再加上天气变化反复无常,使得人体的新陈代谢不能保持平衡和稳定,易出现“上火&r...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17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养生

养生的最高境界是主动养生。《黄帝内经》说:“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动养生可增强身体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62

秋季防燥的养生理念

寒露之后,气候由热转凉,空气中水分减少,人体由于干燥引起的一系列变化,如感觉到口干舌燥、小便短少、大便干结、鼻塞、咳嗽、声哑干咳、皮肤干燥等都称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56

养生之道

周末回了趟乡下,有机会和70多岁的母亲小住了几日,亲自感受了母亲在保健养生方面的一些做法。母亲每日5时起床,先冲泡一杯温热的蜂蜜水,待水下肚之后,便开始了她一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22

中医养生 怎么调养?

李济仁是首届“国医大师”,年过八旬,仍思维敏捷,每周都出诊看病。他身体确实很不错,比如一口牙都还是“原装的”。但...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