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传承工作,探索建立中医药学术传承、推广应用和中医药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和创新模式,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自批准在各省、市、自治区建设&ldq...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143
邓中甲运用平调散结法治疗肠癌经验肠癌是世界上仅次于肺癌和乳腺癌的第三大肿瘤。目前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包括手术、放化疗等, 然而肠癌术后复发转移率仍在30%左右[1]...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3049
慢性肾衰,尿毒症之疾,余对其病机及治验释要为:其病位在肾与血道,病本在肾,治节在肺,疏泄在肝,制约在脾;肾气虚弱,脏真衰竭,封藏失职,气化无力,致水湿内蓄,变生...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1586
张磊,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三隶属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第三届国医大师。他从医70年,医理纯熟,医术精深,积累了丰厚的临床经历,特别擅长于内科杂病的医治。三青汤组成为桑...
秘方方剂
2025-10-05
0
3383
寐即睡,不寐,即不得卧,是指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种病症。不寐的病因很多,思虑劳倦、内伤心脾、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肝阳扰动、心胆气虚、阴阳失和以及脾胃不...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302
舍岩针法是韩国独到的针法,其中最有特色的是“正格”“胜格”配穴法。实际上,“正格”和&l...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006
脉案,古称“诊籍”,又称“医案”,即今之病历。有的医家径称之为“脉案”,是为了突出脉诊的...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3890
臁疮是发生于下肢经久不愈的溃疡,常继发于下肢静脉功能障碍性疾病,关于臁疮历代医家均有较详尽的论述,《疡医心得集》载:“臁疮者,生于两臁,初起发肿,久...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651
学习历代名家的医案,对其中的精警之句切勿放过,这是医家在临证属思之际触发的思想火花,浑然天成,弥足珍贵。例如“凡痞结之处,必有阳火郁伏于中&rdqu...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3665
1.腹诊简述 自古中医经典《内经》《难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都非常重视腹诊作为辨证论治的重要依据,特别在《伤寒论》《金匮要略》中,腹诊证候有20 多...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975
病案:陈某,女,50岁。手足关节肿痛,关节表面若大小不一之砂石样突兀,与天气变化相关。舌淡黯,苔薄黄腻,脉濡。此多系痛风结石,中医亦称“痛风&rdq...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539
三叉神经痛,表现为阵发性电击样剧烈疼痛,位于一侧的三叉神经一支或多支分布区范围内,历时数秒钟或数分钟,间歇期无症状,疼痛常反复发作,可由于口腔或颜面的任何刺激引...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918
编者按:国医大师周仲瑛在其多年的临证过程中,运用中医理法方药,辨治各类消化性溃疡患者,取得了理想的临床疗效,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又缩短了治疗时间。本文通过对周仲...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592
黄某,女,52岁,湖南省衡阳市人,是笔者应邀会诊的病例。 2001年6月16日初诊。某医院医生介绍病情:患者因患子宫癌,于2001年5月25日在该院做子宫切除...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621
患者黄某某,女,41岁,已婚,农民。5月6目初诊。述素有头痛失眠及脘胀纳差之症近5年,近10天来,头之双侧皆痛,时轻时剧,头部发胀并且沉重,痛剧时则牵引头顶作痛...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218
为了继承和发扬针灸事业,总结积累针灸诊疗经验,提高临床疗效,更好地减轻患者的痛苦,担当起现代医生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由王红伟、谢新才、王贵春等多位贺普仁的徒弟...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350
血府逐瘀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由桃仁、红花、当归、生地、川芎、赤芍、牛膝、桔梗、柴胡、枳壳、甘草诸药组成,具有活血祛瘀、行气止痛之功效。本方主治诸...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3426
医案是名医经历库,张山雷曾说:“读医案何快如之!绝胜陪侍名医、相与晤对,俨如患者在侧、謦咳亲闻。”南京中医药大学黄煌教授早在1988年就...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663
医案是中医学发展的基石,是医家诊治疾病的客观记录,是总结和传授临床经验的重要方法。因此,具有十分鲜明的纪实性和可靠性。由于中医学源于家传师授,世代沿袭,形成了历...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097
中药药引是中医方剂“君臣佐使”配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在方剂中引药归经、直达病所及能增效减毒的药物,受到历代医家的充分重视。我国历代医药学...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748
《临证指南医案》眩晕门中共有16则医案,按照其主要治疗法则可分为化痰定眩法6则、平肝熄风法5则、滋水涵木法3则、养血息风法1则、温肾凉肝法1则。然每则医案患者多...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2046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卢永兵主任医师从1992年~2011年连续多届被选为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高血压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对高血压病诊...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2087
近3年,笔者有幸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学习五运六气,通过参加学习班及临床跟诊、沙龙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略有心得。笔者通过以下两则医案...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4005
于某,女,59岁,2012年10月11日初诊。主诉:左侧头痛40余年。症候:近期发作较频。每周发作数次,大多醒后(午睡后)发作,伴恶心,甚则呕吐,疼痛呈有节律的...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1984
临床应用麻黄附子细辛汤,不必拘泥于有表寒的存在。但有两个关键点:一是阳虚,二是寒象。此寒象包括寒邪客于肌表而产生的恶寒发热、头身疼痛…&helli...
秘方方剂
2025-10-02
0
2982
江苏省已故名医章次公先生临床运用附子甚为广泛,本篇择其治痛证经验和医案,以示一斑。 头痛 或配伍养血祛风通络化瘀之品,取附子大辛大热,祛表里之沉寒,通络脉之...
养生秘方
2025-10-02
0
1959
近期笔者诊治了一位夏月感冒的患者,采用桂枝汤加味,疗效颇好,故与诸位同道分享。患者男,33岁,2023年7月14日初诊。主诉:鼻塞、出汗半个月。患者半个月前受凉...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3515
全国名中医孙申田医技精湛,治学严谨,从事针灸临床、教学、科研工作50余载,临证经验丰富。自70年代始,孙申田为揭示头针疗法治疗脑病的机理做了大量的临床及科研工作...
精品偏方
2025-10-02
0
3279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衡百川 葶苈大枣泻肺汤、四逆汤、桂枝甘草汤合方医案 宋某,女,58岁。2017年11月25日首诊:患者主诉阵发性胸闷气喘20年,加...
秘方方剂
2025-10-02
0
3363
•在临证诊疗过程中李时珍始终尊崇奉行易水学派的学术思想,《本草纲目》中引录的许多条濒湖病案都体现了易水学派辨证、遣方用药的特点。•李时珍精于...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