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皮肤红疹瘙痒风团 红色皮疹及抓痕 中药医案

近3年,笔者有幸跟随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学习五运六气,通过参加学习班及临床跟诊、沙龙讨论等多种方式,对五运六气的临床应用略有心得。
笔者通过以下两则医案,浅谈学用顾植山老师五运六气理论及遣方用药经验的体会。这两则医案主要是通过抓病机,辨五运六气和六经欲解时,调和天人关系,最终达到见病不治病而病自愈的效果。
案一
杨某某,男,1958年12月16日出生。2021年9月7日初诊。皮肤出现红疹,瘙痒1月。患者平素怕冷,故行“长蛇灸”调理,在做完4次后出现皮肤红疹,以四肢、项部为主,现上臂外侧红色皮损有抓痕,右下肢内侧风团色淡,皮肤科诊断为慢性荨麻疹。寐尚可,纳可,大便量少,成形。舌质淡红、中深裂纹、苔黄腻,脉右关浮大数。
处方以麻黄加术汤合司天麦冬汤:净麻黄6g,苦杏仁10g,川桂枝10g,炙甘草6g,生白术40g,剖麦冬15g,潞党参10g,桑白皮10g,炙紫菀10g,法半夏10g,香白芷10g,淡竹叶10g,生姜片10g,大红枣10g。7剂颗粒剂,日1剂。
7天后复诊:风团消失,红色皮疹及抓痕均已消退。
按患者发病时间在2021年8月初,分析辛丑年为太阴湿土司天,四之气少阳相火加临太阴湿土,有火的因素,也有湿的因素;患者出生戊戌年火运太过,终之气太阴湿土在泉,也是火湿相兼;察其皮损有色红的火象,又有色淡风团的湿土象;舌红脉数属火热,而苔黄腻有裂纹,燥湿相俱。综合司天、司人、司病证,分析其主要病机为太阴和火,故用疏表祛湿的麻黄加术汤加上针对戊年火运的司天麦冬方取得速效。
案二
郤某某,女,2019年6月21日出生。2021年6月22日初诊。皮肤红疹2年余。患儿从出生1月开始出现皮肤红疹,反复发作,外院诊断为慢性湿疹。现大腿内侧多发,身体两侧散在发作,手背亦有,搔抓出血,无水,睡前痒甚,纳可,寐可,二便调。舌质淡黯水滑。
处方以敷和汤合定风丹:法半夏10g,北五味子10g,炙甘草10g,江枳实10g,云茯苓10g,生姜片10g,诃子肉6g,广陈皮10g,生枣仁15g,大红枣10g,制首乌10g,白蒺藜10g。5剂颗粒剂,日1剂。
6月29日二诊:述用药期间症好转,但停药有反弹。原大腿内侧及身体两侧皮疹已愈,手背皮损消退,脐周有少许新发红疹。舌尖红。守上方加生地黄15g,7剂颗粒剂,日1剂。
两个月后随访,患者述二诊方服用2剂后湿疹即消。
按患儿最初发病时间和出生时间均为己亥年三之气,大运是少宫,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三之气为厥阴风木加临少阳相火,就诊时为辛丑年三之气,太阴湿土加临少阳相火,都有木、土的因素,大腿内侧为厥阴肝经、身体两侧为少阳胆经循行处,睡前痒甚按六经欲解时为太阴欲解时段,通过司天、司人、司病证分析,可知主要病机为木土关系失和,故用己亥岁司天方敷和汤扶土抑木,合定风丹养血祛风有效;后考虑辛年水运不及,加生地黄滋水涵木迅速痊愈。(殷霞
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56939.html

相关推荐

万首政:几经周折终圆中医梦

他出生于中医世家,从小耳濡目染,挚爱中医;他专科毕业后,为了追寻中医梦,再次参加高考,终进大学,却因成绩偏低,未能学习中医学专业;入校后,他对中医的热爱更加痴迷...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16

把中医治疗急危重症的优势发挥出来

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瘟疫流行百余次。中医在长期与急危重症做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治疗经验。从《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6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