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 又将七味药与引子写了。 贾琏拿来看时,问道:‘血势上冲,柴胡使得么?’王大夫笑道:‘二爷但知柴胡是升提之品,为吐衄所忌,岂知用鳖血拌炒,非柴胡不足宣少阳甲胆之气。以鳖血制之,使其不致升提,且能培养肝阴,制遏邪火,所以《内经》说通因通用,塞因塞用。柴胡用鳖血拌炒,正是假周勃以安刘的法子。’贾琏点头道:‘原来是这么着,这就是了’。王大夫又道:‘先请服两剂,再加减,或再换方子罢……’。” 病因 平日郁结 在这段文字中,将王大夫与贾琏、紫鹃的对话与王大夫所书写的方子结合起来,就是一份完整的脉案。从文中可以看出,王大夫诊病的重点是切脉,以脉象论病机,进而辨其证,处方用药,丝丝入扣,确是名医风度,堪称大手笔。 王大夫首先说道:“六脉皆弦,因平日郁结所致。”一语中的,点明了脉象所反映出的病因、病机。林黛玉幼失怙恃,依傍外家,虽在外祖母卵翼之下,但身处贾府上下人等重重矛盾、钩心斗角之中,自觉寄人篱下,其心情之苦闷抑郁可想而知。再加封建礼法的束缚,与贾宝玉的爱情受到重重磨难,因而长期处于压抑郁闷的心境状态,年事愈长而抑郁愈深,终至疾病缠身,每况愈下。按中医辨证,其病属郁证,按西医诊断,则有人认为她患的是肺结核病。 病机 气机不畅,肝失疏泄 关于病机的分析,主要反映在王大夫所书脉案之中,其中运用脉象与五行生克乘侮理论论病辨证,言简而意赅。 “六脉弦迟,素由积郁”,是讲先总按左、右手之寸、关、尺,以求其病因。诊得六部脉应指皆弦而迟。弦为肝脉,主气滞。迟脉一般多以为寒,其实并不尽然,若气滞较甚,血行受阻,运行迟缓,其脉亦可见迟。弦指脉势绷急;迟指脉率缓慢,弦迟并见,其气机不畅,肝失疏泄可知,故断其病因为“素由积郁”。 “左寸无力,心气已衰”,是讲总按之后,再进一步单按左手寸脉。左寸候心,按之无力,是心气不足之象。“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是讲再单按左手关脉。左关候肝,按之洪大有力,主肝气郁结,邪实有余。根据所得脉象,再以五行生克乘侮理论,分析其病机:“木气不能疏达,是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是指下焦肝气郁结,失于疏泄,横逆而上,木旺乘土,使中焦之脾失健运,则纳呆食少。“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是指肝郁化火,上灼于肺,而呈木火刑金。因按五行生克乘侮规律,金本克木,其为木所不胜,今木反克金,故称为“胜所不胜”,亦即呈反克(相侮)之势。 “气不流精,凝而为痰”,是讲因木旺乘土,脾不健运,而致脾气不能布散水谷精微,使水谷之精反而凝聚停滞而成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是讲肝郁化火,气火上逆,木火刑金,灼伤肺络,血不循经,上溢脉外而致咳血、吐血。 根据此段脉案,结合前面王大夫与贾琏、紫鹃对话中所说:“肝阴亏损,心气衰耗”,可以将其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概括如图(见文末)。 治法 疏肝保肺,涵养心脾 论其治法,王大夫提出“疏肝保肺,涵养心脾”之方案。病由肝郁而起,自当以疏肝解郁为先。肝郁化火灼肺,自当泻肝火以保肺。心脾受损,精微不布,气血不足,本当补益气血,涵养心脾。立法精当,无懈可击。但笔锋一转,又自提出:“虽有补剂,未可骤施”,这是由于“肝郁偏旺”之故。其积郁未除,气机阻滞,且肝郁化火,气火内闭,若径投补剂,则非但不能补其气血,反致壅塞邪气,而呈闭门留寇之势,必使气火内窜,咳吐大增,后果堪虞。故其用方“姑拟‘黑逍遥’以开其先,复用‘归肺、固金’以继其后”,即先从疏肝解郁入手,俟其气机调畅之后,再议补益之剂。 “黑逍遥”,是指黑逍遥散,即逍遥散加生地黄或熟地黄,为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剂。因病者肝郁化火,肝阴亏损,故方中之地黄当用生者可知。方中七味药为:柴胡、当归、白芍、白术、茯苓、炙甘草、生地黄。其引子,乃指生姜、薄荷。 治少女肝旺阴亏,咳吐痰血之证而用柴胡升散之品,其劫肝阴,动郁火之弊确实显而易见。但肝胆气郁又非柴胡而莫能宣,其利与其弊势若水火,似难调和。医者用柴胡而以“鳖血拌炒”,则既取其利而又制其弊,使之疏肝而又养阴,一举两得,足见作者对中药炮制学了解之深。咳吐痰血而用行气升提之柴胡,是属“通因通用”;肝郁气滞而用滋养肝阴之鳖血,是属“塞因塞用”,均为反治之法。但柴胡得鳖血之制,则无升提之害,而鳖血得柴胡以和,则无壅滞之虑,故二者相辅相成,是文中精彩之笔,而为作者曹雪芹大书特书,并用西汉初年绛侯周勃除诸吕以安定刘氏王朝之典故以喻之,其意亦在说明柴胡借鳖血之助,则可以展其所长。 服用黑逍遥散后,若肝郁得解,肝气得疏,则进而可议用补剂。文中提出“归肺”“固金”两个方剂。“归肺”,疑为“归脾”之误。归脾汤,由白术、茯神、黄芪、龙眼肉、酸枣仁、人参、木香、炙甘草、当归、远志、生姜、大枣组成,乃益气养血,补益心脾之剂。“固金”,当指百合固金汤,其方由生地黄、熟地黄、麦冬、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玄参、桔梗组成,乃养阴润肺、止咳化痰之剂。作者提出用此二方“以继其后”,并未具体指明二者孰先孰后,是暗示当根据用黑逍遥散后病情之变化而定。若郁解火除而继见气血不足为主,则用归脾汤补益气血,以“涵养心脾”;若郁解火除而肝阴未复,肺燥气逆,咳吐痰血之症犹急,则用百合固金汤养阴化痰,以“保肺”。 综观其脉案,言虽简而意赅,论似平而实深,耐人寻味。作者虽自谦曰“不惴固陋,俟高明裁服”,实则既高且明,颇见功力。(王庆侠 刘景源)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