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左侧头痛40余年医案解读

于某,女,59岁,2012年10月11日初诊。

主诉:左侧头痛40余年。

症候:近期发作较频。每周发作数次,大多醒后(午睡后)发作,伴恶心,甚则呕吐,疼痛呈有节律的波动感。曾于大型综合医院行脑核磁检查未见异常,常服止痛药缓解头痛。有偏头痛家族病史。来诊时舌净少苔,脉沉滑。

经络诊察:手太阴经、手厥阴经、手太阳经、足少阳经异常。

辨经:病在厥阴经、少阳经。

选经:厥阴经、少阳经。

选穴:针刺左侧大陵、内关、太冲、蠡沟、颔厌。

二诊:午睡后头痛又发作,服止痛药消失。第一次治疗,针刺后头目清爽,但稍感乏力。

针左侧大陵、内关、颔厌,关元、三阴交(双)。

三诊:头痛未发,较前有力。唯近日口干,饮后可解渴。

针左侧大陵、内关、颔厌,关元、三阴交(双)、复溜(双)。

治疗3次以后头痛未发作。再巩固2次获临床痊愈。2个月后追访,头痛未作。

医案解读

笔者察经发现患者以厥阴经异常为主,在内关发现结络。虽其头痛位于少阳经,但病本在厥阴经。患者左侧头痛多年,脉沉,属血虚;并且午睡后加重,说明阳虚。取患侧大陵、太冲,是厥阴经的原穴,温补益气;大陵亦可和营血,清郁热,太冲能补肝血,益肝气。头痛并有节律的波动感,提示与脉有关——手厥阴心包经主脉所生病。厥阴经主风,血虚则风动,引发搏动感。

头痛发作时伴有恶心呕吐,取患侧内关。内关通阴维脉,可通络理气,和胃降逆,常治疗有搏动感的厥阴经头痛。取患侧足厥阴经的络穴蠡沟,可通络调经,活络理气。

初诊不仅使用同名经原穴相配,同名经络穴相配亦用同名经原络相配。原穴补益本经的经气,络穴使其经气布化于本经的各个络脉。经过局部循推,发现颔厌异常,则取患侧颔厌。《百症赋》记载:“悬颅、颔厌之中,偏头痛止。”

二诊:患者自述针刺后头部感觉清爽,但第二日又出现头痛,伴有疲劳,更证明属气血虚的头痛。取患侧内关、大陵、颔厌,加关元、双侧三阴交,养血活血。

三诊:患者精神好转,头痛也未发作。仅口干,此属好现象,指气血津液已活动开。穴同前,加双侧复溜为滋阴。

3次治疗以后头痛未发作。再治疗2次巩固疗效,穴组同前。并加中脘、双侧章门治疗胃脘胀。(王居易)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3896.html

相关推荐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胃脘冷痛 三法治疗效果明显

中医认为,老人本身就脾胃虚弱,再加上冬季感受外界寒邪,容易出现胃冷痛的症状。用些简单方法就可有效缓解胃脘冷痛。  喝热姜粥 高良姜10克、干姜5克、大米50克。...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72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