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严世芸辨治疑难杂症案一则

全国名中医严世芸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50余载,擅长诊治各种疑难杂症,尤其擅长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严世芸推崇《伤寒杂...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978

中医自成体系的创新 三强三弱思辨

中医学源远流长,中医经典思想和理论至今仍保持着旺盛的生命力。特别是经过抗击新冠肺炎、非典等重大传染病之后,我们对中医药的作用有了更深的认识。中医自成体系的创新与...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611

中医处方勿用生僻药名和难辨字迹

《吴医汇讲》是我国最早的医学期刊,为清代名医唐笠山所编辑。近读该书,其中有两段关于中医处方用中药异名和处方字迹潦草的记述。文章说国家征收赋税,通知单要写清楚,好...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378

溃疡性结肠炎辨治六型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为非特异性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变以结肠黏膜的溃疡糜烂为主,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脓血便或黏液血便以及伴发多系统肠外表现,病程漫长,反复发作...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1807

治失眠中医从胃辨论

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高社光,以善治疑难杂症和外感热病而著称。笔者有幸随师侍诊,受益匪浅,现将跟师所见4则病例介绍如下。  案1食滞中脘,胃...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1107

针灸三焦辨证的运用 针灸辨治外感温病

三焦辨证的运用三焦辨证学说源于《难经》,后世多指其狭义内容,即清代吴鞠通所倡之外感温热病的辨证纲领。而广义上的三焦辨证在针灸临床中的运用,具体体现在3个方面:一...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2245

妊娠恶阻的辨治

妊娠后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厌食,或食入即吐者,称为妊娠恶阻(呕吐)。古也称“子病”、“病儿”、“阻病&...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1840

治脑血管意外 脏腑3型辨治

脑血管意外,包括脑出血、脑梗塞、蛛网膜下腔出血、脑栓塞和短暂性脑血管痉挛发作。本组疾病属中医“中风”范畴,以急性起病,偏瘫,神识昏蒙,言...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760

穴位保健辨症按揉 撞背功

60岁的黄大妈最近添加了一项晨练内容,就是背对着墙壁或树干,往后撞一下又马上弹出,反复多次。黄大妈表示,这项“撞背功”是在朋友那里学习的...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643

中医六经辨腰痛辨胃痛

程莘农 (1921—2015),国医大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医针灸”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代表性传承人,第一批全国...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1232

分四型辨治内伤发热获得满意疗效

临床观察发现,内伤发热以伤食发热、气虚发热、阴虚发热和五脏积热为多见,分四型辨治常能获得满意疗效。伤食发热症见身肤发热,暮夜热重,不思饮食,嗳腐呕恶,腹胀便秘或...

养生秘方 2025-09-21 0 1526

辨清体质 调理痛经

女人每个月月经来潮时,80%的人会感受到隐隐作痛,专家表示这是正常的痛经。但是有的人一痛就是一整天,甚至是整个经期,或者经期前后,都会产生剧烈疼痛,这就严重影响...

精品偏方 2025-09-21 0 2890

中医辨证治脱肛方 症见脱肛久利

处方:赤石脂、禹余粮各12 克,菟丝子、炒白术各10克,补骨脂8克,炙甘草、升麻、炮干姜各 5克。用法:每日1剂,水煎分3次服。功效:健脾补肾,涩肠固脱。主治:...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1940

小儿腹泻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方

自拟葛根止泻汤联合蒙脱石散治疗湿热型小儿腹泻的临床观察小儿腹泻的发生与季节变化、病毒及细菌感染有密切联系,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大便状态异常、排便次数过多,并伴随恶...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988

气功与经络 三焦焦膜辨证论治理念

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研究进展要探究筋膜与经络、三焦焦膜的关系,首先当厘清各自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传统中医认为,三焦分为部位三焦与六腑三焦。部位三焦即上、中、...

养生秘方 2025-09-20 0 2510

肝辨治慢性咳嗽临床意义

慢性咳嗽一般病史较长、病机复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对于肝肺关系在慢性咳...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995

中医补肾 须辨阴阳

喜欢用六味地黄丸来治疗疾病或保健的人越来越多,但中医讲究辨证论治,对症下药,若分不清阴阳虚实,擅自滥补,不仅对健康没有好处,而且还会给身体造成伤害。通俗的说,肾...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1408

脾虚不虚看脸就知道 脾虚辨证

有一些中医基础知识的朋友都听说过:“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说得是二者共同完成食物的消化吸收及营养的运输,从而滋养全身。脾具有将水谷化为精...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866

江杨清辨治久泻学术思想及经验

久泻,短则数月,长则数十年,缠绵难愈,影响水谷精微运化转输,严重影响健康。笔者侍诊于侧,见江杨清教授治愈久泻患者众多,故对此经验作一总结,以飨同道。辨病因、病机...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2057

斑秃 中医辨证少阳阳明合病验方

潘某,女,14岁,2015年4月10日初诊:患者自诉2年前因学习和家庭压力出现头发多处呈斑片状脱落,稀疏,伴大束白发,曾于多个医院就诊,口服复方甘草酸苷胶囊及补...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2109

寒湿,湿热的辨证治疗

寒湿、湿热,二者均有湿,不同者,或挟寒,或挟热也。由于病因有同有异,所以临床表现有似有殊,兹将其辨证治疗分述如下。寒湿者,寒与湿相合而侵人人体为病也。寒、湿都是...

养生秘方 2025-09-20 0 1572

中医“胞脉”说 辨病与辨证结合

许润三,男,1926年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对中医内科、妇科病有丰富经验,尤...

养生秘方 2025-09-20 0 27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