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经方名家冯世纶对六经辨证独到的运用体会

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对六经辨证有自己独到的运用体会,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自己跟师过程中一点心得体会分享如下,以飨同道。
初学《伤寒论》时,拜读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由于对《内经》不理解,后来学习《伤寒论讲义》,因为是白话文,本以为入门,返回来再读《注解伤寒论》,始得成无己“以经解经”。多少年来,以此思路运用经方也有些收获,但在实践中也有诸多的酸甜苦辣,总觉未得《伤寒论》真谛。偶然机会拜读了杨麦青教授所著的《伤寒论现代临床研究》一书后,有些同感,但在临床中仍不敢大胆使用经方。2013年有幸拜冯世纶教授为师,渐渐悟得自己三十年来学习《伤寒论》走了弯路,实际上是离开了仲景思想学习《伤寒论》,学而不用,临床不敢用。因为把六经病看成了六条经脉患病,就病论病,仍然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境地。
在跟随冯世纶教授的学习过程中,始知六经是表阴阳、里阴阳、半表半里阴阳,即表阳证为太阳病,表阴证为少阴病;里阳证为阳明病,里阴证为太阴病;半表半里阳证为少阳病,半表半里阴证为厥阴病。这样的辨证方法指导临床遣方用药,效如桴鼓。
例如,临床中同样是表证,证见其人发热,恶寒,有汗或无汗,身疼腰痛,骨节疼痛,鼻鸣,干呕,下利,若脉显浮紧或浮数或浮缓,即可辨证为表阳证,因为正邪交争于表,呈现阳的症状,治以顺应人体抗邪趋势,汗而发之,方可选用麻黄汤、桂枝汤、葛根汤等;若脉显沉或沉迟或沉细或微细,即可辨为表阴证,治以助阳抗阴,方可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麻黄附子甘草汤等。张仲景在《伤寒论》第1条指出:“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伤寒论》第281条:“少阴之为病,脉微细,但欲寐也。”以上二条指出:同样是表证,要想辨明是太阳病还是少阴病,唯一的判断标准,只能是脉象。既然表阳证为太阳病,表阴证是少阴病,那么张仲景是怎样在临床中辨方证的呢?《伤寒论》第91条:“伤寒,医下之,续得下利,清谷不止,身疼痛者,急当救里;后身疼痛,清便自调者,急当救表。救里宜四逆汤;救表宜桂枝汤。”为了临床准确运用好救表方、救里方,仲景在《伤寒论》里详细指出,如《伤寒论》第95条:“太阳病,发热汗出者,此为荣弱卫强,故使汗出,欲救邪风者,宜桂枝汤。”《伤寒论》第92条:“病发热头痛,脉反沉,若不差,身体疼痛,当救其里,宜四逆汤。”临证中,经方名家冯世纶教授娴熟地运用仲景思维遣方用药,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
近年来逐渐确立了六经来自八纲,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有效治疗了诸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胃石症、便秘、噎嗝诸多疑难重危急症。(田雨河)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420.html

相关推荐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喉痹,慢性咽炎 行气化痰散结治方

廖某,男,60岁,教师。门诊号:004002。咽喉部反复不适 10年,加剧1月。10年前患者始感咽部干燥不适,时有异物感如鱼刺,或如炙肉,干咳。口服螺旋霉素等药...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2525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的应用

小儿肺热咳喘颗粒(口服液)主要 由金银花、连翘、板蓝根等组成,具有清 热解毒、宣肺止咳、化痰平喘的功效。该 药有一定的抗菌作用,并有促进肺炎症 吸收、解除气管痉...

精品偏方 2025-10-29 0 1512

和胃汤治疗积聚痞块。和胃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和胃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和胃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积聚痞块。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和胃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人参3钱,白术1钱半,陈...

VIP秘方 2025-10-29 0 2859

大枣汤治疗历节疼痛。大枣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大枣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大枣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历节疼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大枣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大枣15枚,黄耆4两,附...

VIP秘方 2025-10-29 0 151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