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行肿胀经行肿胀,临床颇不乏例,而医籍记载中论述较简。若以治诸水饮法,投之分利,甚则攻逐,此舍本逐末,仅取一时之快也。故仍当辨证审因,以期进一步求得对本病证治之...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431
月经不调主要是指月经周期,持续时间,月经色、量、质发生异常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主要包括月经先期、后期、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过少,经期延长、崩漏等,用中医辨证治...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910
李灿东,1964年生,福建中医药大学校长,中医诊断学教授,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主任委员,被授予&ld...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262
赵杰从阳虚与郁辨治抑郁症的经验总结抑郁症是一种情感性精神障碍疾病,由遗传、内分泌、代谢、神经生物学和环境因素引起,临床表现为情绪低落、行为异常、对事物的关注度不...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835
•呕吐虽表现在胃气上逆,但与脏腑生理功能异常息息相关。故辨治呕吐不能只治胃,而应求治脏腑之本。•《金匮要略》辨治呕吐大量使用甘药,甘味虽令人...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308
初冬的河南,阳光透过树枝间隙,还有一些暖暖的温度。尉氏县大营镇枣朱村中的工地上,老李拿着砖头、抹刀,忙着垒墙。爽朗的笑声,灵活的动作,丝毫看不出他是一名艾滋病患...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049
齿衄,即血从牙龈齿缝中出者,又称牙宣。肾主骨,齿为骨之余,肾虚则齿不固,血易渗出;又手足阳明经皆分入于齿,唐容川《血证论·齿衄》称:“...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040
辨证论治是通过中医四诊合参“辨”出结果“证”,据“证”确定治疗方法的一种诊治模式。辨证论...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904
马某,男,55岁,于2016年8月29日初诊。主诉:咳嗽1周。病史:1周前受凉后咳嗽,伴咯黄痰量多,气短胸闷,自感寒热阵作,咽痛痒,畏风寒,有汗出,纳差,口黏腻...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346
进入秋季,雨水逐渐减少,空气干燥,常使人体难以适应,而被“燥邪”伤及。中医认为,“主气司呼吸”的肺与大气直接相通...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1366
•依据唯物辩证法,‘外因是改动的条件,内因是改动的依据,外因经过内因而起效果’这一普遍真理,则患病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这样一般...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1445
火鍉针滑烙刺治疗慢性咽炎验案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病,是一种咽部黏膜、黏膜下及淋巴组织的弥漫性炎症。研究显示,我国部分地区慢性咽炎的发病率高达78.65%[1...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485
眩晕是包括视觉、本体觉、前庭功能障碍所致的一组症候。一般认为眩晕是人的空间定位障碍所致的一种主观错觉,对自身周围的环境、自身位置的判断发生错觉。一般来说,头晕、...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960
中医诊治疾病有“望闻问切”,其中就有一个是“望小便”,医生通过观察患者小便的颜色、性状,可以判断疾病的性质。中医...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629
“六经病欲解时”理论出自张仲景《伤寒论》。笔者跟师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学习,他对于“六经病欲解时”...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970
国医大师许润三是著名中医妇科专家,中日友好医院主任医师、教授,擅长妇科疾病的中医诊断及治疗。本文为其临床治疗妇科病的几点经验。出血期辨证应以脉象为主综观各医家对...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266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主任医师、全国第二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崔公让从事中医临床50余年,深研经典,潜心临床,在临证思辨、诊疗方法等方面有自己...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1694
静脉曲张性溃疡又称郁积性溃疡,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属于中医“臁疮”、“裤口疮”、“裙边疮&rdquo...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083
金明,女,1957年生,主任医师,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五、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北京市中医眼科诊疗中心学术带头人,中央保健会诊专家,...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1407
□ 黎崇裕 广东省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张某,女,45岁,2016年3月1日初诊。主诉咳嗽十余年。患者从十多年前感冒后一直咳嗽至今,头部、背部、双上肢遇冷后咳嗽加...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223
更年期指从卵巢功能开始衰退至绝经后 1 年内 的时期,更年期综合征临床表现除月经紊乱外, 还包括烘热出汗、胸闷烦躁、头昏心慌、失眠多 梦或精神抑郁、焦虑忧愁等一...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178
论小柴胡汤之“汗出而解”小柴胡汤是张仲景创制的治疗少阳病的主方, 能够通过和解少阳枢机治疗多种外感内伤杂病, 临床上对其运用广泛, 历来...
秘方方剂
2025-09-19
0
976
牙痛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口腔疾病症状,多因牙齿或牙周局部组织疾患引起。中医学认为,“齿为骨之余”,“肾主骨”,足阳明...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422
自11月中下旬起,我国已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中华中医药学会儿科分会副主任委员、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医院教授王有鹏表示,相较于往年,今年我国前期流感的发病态势看似...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1934
老师常言用药之妙在于辨证,方是随证而出的。何时该用何药,该取何方;面对一个病人,该从何入手,首方如何,之后该如何接方都是讲究策略的。 见老师治过一早泄案例,案...
养生秘方
2025-09-18
0
1344
张士舜,男,1939年生,主任中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河北省名中医,首...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650
病证结合模式及临床运用探索 病、证关系研究是当前中西医结合研究的热点和关键。陈可冀院士在继承经典,传承名家基础上,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研究模式,该模式包括如...
养生秘方
2025-09-18
0
1636
朱婉华 江苏省南通良春中医医院 朱良春据70年临床经验,将颈椎病分为三大常见证型,即肾督亏虚型、瘀血阻滞型和风寒湿阻型,予益肾蠲痹法为该病的治疗大法,&ldqu...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1673
胃的功能以下行为顺, “胃宜降则和”。胃痛的所有病机都与胃失和降,即胃的气机失调有关。胃气不降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胃气不降则逆,气...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1389
人物简介樊蓥,中医内科博士。1986毕业于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专业,是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的学术继承人,发表80余篇中英文学术论文,曾任马里兰大学医学院结合医学中心...
养生秘方
2025-09-18
0
1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