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肾病综合征 中药蜜丸治之

肾病综合征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水肿、高血压为主要临床特征,病情迁延不愈,常反复发作加重。2003年,我在黑龙江省清河林业局职工医院出诊时,依兰县八机部农场...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311

呃逆之因系胃气上逆所致 治方验案

病案:张某,女,53岁。患呃逆3 年多,只有睡着后呃声才止。现见 患者身体消瘦,行动无力,步行至 二楼就气喘吁吁,呃声连连,不能 遏止。诊其脉沉细,寸不应指。辨...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732

小儿推拿 古已有之 重在手法

中医适宜技术通常是指安全有效、成本低廉、简便易学的中医药技术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家提倡通过推广中医适宜技术,让中医在基层遍地开花,造福民众。而小儿推拿...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647

虚寒胃痛安中散治之每获良效

虚寒胃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多发病,多因脾胃虚弱,饮食不节,以致寒邪客胃,凝滞不通而成,临床表现为胃痛隐隐,缠绵不休,喜温喜按,口吐酸水,宿食不消,上腹胀满,余常...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3026

何为美容之药?内治法重辨证

《本草纲目》是明代李时珍花费毕生精力,历时二十七年写成的一部医药巨著,全书分为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附录历代经验方一万一千零九十六首。《本草纲目》它&...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488

秋季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

在四季的精神调摄中,《内经》对春季和秋季两个季节似乎着墨尤多,其主要原因在于这两个季节,均是阴阳之气转换的时节,均容易使人出现情绪低落、忧郁、惆怅,中国古人之&...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870

中医偏方之抗癌汤

处方1:山豆根12g,半边莲30g,银花30g,土茯苓30g,夏枯草12g,玄参12g,白头翁12g,杭菊12g,天南星6g,射干9g,山慈姑9g,元胡9g,紫...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826

养生 动而不劳戒之在得 葱蒜茶之好

人老了,心态比碰到的事要紧要得多;年纪大了,要珍惜并热爱生活,多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心境不可以乱,不可以偷懒和厌倦生活。 人生能有几个秋?过了八十岁大关,是现代...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611

食物有寒热属性之分

猪肉、牛肉、羊肉、鸡肉、鸭肉、鹅肉、鱼肉、虾、蟹等荤腥食物和其他的食物一样,同样有寒热属性之分。了解荤腥食物的寒热属性,对我们日常的食疗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那么...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674

头颈强痛 取羌活防风治之

方法:取羌活15克,防风 10克,红豆2个。共研成粉,鼻 内搐之。主治:太阳经脉循行部位 头痛,症见头颈强痛,头痛自脑 上至巅顶,腰脊疼痛,遇寒加 重。 李灿亮...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2817

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 选经穴治之

程某,男,23岁,2011年8月11日初诊。主诉:胃胀满、发作性头痛1年。症候:胃胀满,吞酸,噫气,大便黏腻不爽。发作性眉棱骨疼痛,放射至颞部。经络诊察:手太阴...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959

四妙丸等均为治疗腰重之良方

腰重,指腰部有沉重感,首见于《中藏经·论肾脏虚实寒热生死逆顺脉证之法》,多由肾虚、水湿、寒湿、湿热、风湿停滞所致。《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之青娥丸,《...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302

中医之所长与所短 对中西医的比较

●梁漱溟赞同对中国文化的批判,目的是剥去中国文化在千年时光中僵化而走形的外壳,使中国文化的真精神显露与光大;尤为反对含混、模糊地希望融合东西文化,各取所长为一世...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3732

养颜补益之佳品:党参乌鸡汤

党参、枸杞、红枣各10克,洗净后泡10分钟待用。乌鸡一只在开水里面焯一下去腥,然后放到凉水中洗一下。把乌鸡剁成大块,然后和党参、枸杞、红枣、姜、料酒一起放进沙锅...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776

读名著品中医之《西游记》

《西游记》附录“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中写道:陈光蕊的妻子是“面如满月,眼似秋波,樱桃小口,绿柳蛮腰,真个有沉鱼落...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348

耳病之耳闭证 耳胀耳痛治验方

湖北中医药大学成肇仁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50年。临床上擅用经方、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病,多取得满意疗效。笔者有幸侍诊于侧,聆听教诲,获益良多,现谨以管窥所得,...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629

美学家的养生之道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生于1897年,卒于1986年,享年89岁。他的养生之道,也颇值得我们学习。  散步 散步是朱先生一天不可缺少的运动。每天他六点左右起床,从燕南...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736

研读经典之要点

●博大精深、昭源质本、与时偕进是中医药学的三大特征。  ●医经,不仅昭铸了很多医学发现与医学发明,富藏学术资源,还有诸多难以计数的学术生长点,以供后来者续接和培...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919

五更泻 以三味止泻散治之

1980年前后笔者回家探亲时,邻居一位30岁上下的男患者前来求治。他面色蜡黄,骨瘦如柴,形寒肢冷,浑身乏力,舌苔淡白,脉象沉细。1米70的个头儿,体重尚不足10...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614

养心是心理平衡之道

何谓“养心”?《黄帝内经》认为是“恬淡虚无”,即保持平淡宁静、乐观豁达、凝神自娱的心境。可见,“养心...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500

脉之浮沉迟数乃提纲之提纲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胡秋生  脉诊,是中医四诊的重要内容之一,数千年来,因脉诊的重要性和难以掌握性,历代医家所著论述累牍充栋。关于脉之提纲,不同医籍之中各...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3206

中国开国将帅的养生之道

在新中国1000多位开国将帅中,活 到百岁的,有十几位。身为将军而又寿至 百岁,实属少见。正因如此,大家对百岁 将军的生平事迹和养生之道,都怀有浓 厚的兴趣。去...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