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体会

毛德西应用经方的体会

毛德西为河南省中医院主任医师,首届全国名中医,第三批、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近60年,学验俱丰,临证推崇经方、善...

养生秘方 2025-09-20 0 996

眼部炎症 典型病案 中医分析与体会

眼部炎症,中医临床多予内服汤药或外用药液熏洗为治,近年来笔者采用芒硝配伍中药散剂制作药袋外敷治疗,效果更佳。 制法:取芒硝60克,大黄10克,当归尾10克,红...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1478

黄连阿胶汤治失眠体会

不寐是临床常见病症,或短或长,甚者常年难寐,病因有许多,总与阴阳不相交有关,正如《类证治裁·不寐》称:“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

精品偏方 2025-09-20 0 1048

养生体会

一、管好嘴,饮食合理营养全面。先要把好“病从口入”关。坚持低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高钙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纤维素;基本上每天喝一杯牛奶(200...

养生秘方 2025-09-19 0 2624

应用天麻治疗眩晕的体会

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多由肝阴不足,或肝肾阴虚,不能制约肝阳,致使肝阳上亢,上扰清窍而发眩晕。临床表现为头晕目眩、头胀或痛、耳鸣颧红、五心烦热、失眠多梦、急躁易怒、...

精品偏方 2025-09-19 0 2753

乌梅丸临床运用体会

龙砂医学流派代表性传承人顾植山教授重视《伤寒论》经方,临床重视运气学说的应用。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中医院杨桂芹主任医师拜顾植山教授为师,多次跟师学习。本文为导师杨...

秘方方剂 2025-09-19 0 2475

胃痛辨证施治体会

胃的功能以下行为顺, “胃宜降则和”。胃痛的所有病机都与胃失和降,即胃的气机失调有关。胃气不降则滞,滞则不通,不通则痛。胃气不降则逆,气...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1389

跟师张琪的收获与体会

张琪老师临床治病,将科学理念与中医思维相融合,整体把握疾病发生发展规律,突出辨证论治的个体化诊疗特点,使理法方药有机统一,经方与时方应用并举。向张琪老师学习的过...

养生秘方 2025-09-18 0 3076

膝关节肿痛 治疗方法 取穴体会

膝关节肿痛是一种常见症状,以反复发作的关节疼痛和逐渐出现的关节活动障碍为主的慢性退行性病变。临床常表现为受累关节疼痛,活动加重,休息后缓解,久不活动有僵硬感,其...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1459

中医运用于小儿疳积的治疗体会

全国名中医吴荣祖是云南省昆明市中医医院主任医师,吴佩衡先生之嫡孙,吴氏中医学第二代学术继承人,其学术思想继承吴佩衡先生的钦安吴氏扶阳派学术特点且有发挥。他精于内...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648

三仁汤临床应用体会

盛夏季节,暑湿蕴蒸,常见湿热为患,沈师惯用藿香祛除暑湿,同时也喜用三仁汤加减以祛湿清热,临床效果颇佳。根据临床观察,即使不在暑湿季节,很多患者也有湿热或痰热之证...

秘方方剂 2025-09-18 0 2190

痛经吃山楂 体会介绍

笔者多年临证体会,山楂配当归,是治疗妇科病的好药对。山楂味酸、甘,性温。具有消食化积、活血散瘀、健脾开胃等功效。当归味甘、辛,性温。具有补血活血、润肠通便、温筋...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971

归脾汤止崩漏体会

归脾汤出自宋代严用和《济生方》,由人参、白术,黄芪、当归、茯神、远志、龙眼肉、酸枣仁炒、木香、炙甘草,生姜、大枣等组成。具有益气养心、健脾统血之功,主治脾不统血...

秘方方剂 2025-09-18 0 2242

面瘫的防治体会

面神经炎,俗称面瘫,是指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引起周围面神经麻痹者,又称贝尔氏麻痹,为常见的脑神经疾患。及时合理的治疗及家庭护理有利于病情早日康复,若...

精品偏方 2025-09-18 0 1188

固冲汤止崩漏体会

崩漏是指妇女非周期性子宫出血,以发病急骤,出血量多少不定,淋漓不断为特点。“崩者漏之渐”,“漏者崩之甚”,因其病...

精品偏方 2025-09-17 0 873

浅谈煎膏剂制法和体会

煎膏剂是中药传统剂型之一,因其药性滋润,故又名膏滋。它的优点是浓缩制成,体积小,便于服用。另外,膏剂含有炼蜜或糖,有滋补强身作用,所以中医多用来治疗慢性病,而且...

养生秘方 2025-09-17 0 1879

医家为了体会药性 以身试药

民国年间,名医王季寅先生作“同是泻药”一文,介绍自己服用泻药的亲身体会,被《经方实验录》转载:1929年4月某日,狂风大作,余因事外出,...

养生秘方 2025-09-17 0 895

运用六经辨证治疗小儿发热的体会

六经辨证源自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 , 将人体对 疾病的反应状态分为六大类: 即太阳病、 少阳病、 阳明 病、 太阴病、 少阴病、 厥阴病, 六种病理状态之间既...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824

中医传承 体会“熏”的重要性

协和有著名的三宝,这已为大家所熟知。一说是:图书馆、病历、名教授;而另一说则是:图书馆、病历、严格的住院医培养制度。而“名教授”及&ld...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657

道家对养生的认识和体会

先秦道家,对养生有很多深刻的认识和体会,后世养生学都曾予以借鉴,如近代葛洪《抱朴子内篇·黄白》中说:“我命在我不在天,还丹成金亿万年。...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388

中风病并发症防治体会

中风病是目前临床常见病多发病,相当于现代医学的脑血管病,其发病率高、致残率高、病死率高,给社会及家庭带来极大的负担,造成社会资源的严重浪费。之所以出现如此严重后...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046

腹痛案当归芍药散应用体会

腹痛案袁某某,女,36岁,工人,2010年1月19日初诊。患者右侧少腹疼痛半年,经市内各大医院B超、化验多次检查,未能确诊,并以“盆腔炎&rdquo...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