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秋分过后 日常饮食起居的调整





9月23日为秋分,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六个节气。秋分过后,天气转凉,空气干燥,日常饮食起居都要进行相应的调整。





时令
秋燥随风至





《春秋繁露》中说:“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不但平分了阴阳寒暑,还平分了整个秋季。从此时起,昼夜时长逐渐均等,但温差加大,桂林真正意义上的秋天就要来了。





在这阴阳交接、分割寒暑的时节,养生保健的重点在于维持体内的阴阳平衡。例如为了适应秋天的平容之气,要注意培养乐观情绪,保持神志安宁。





“白露秋分夜,一夜冷一夜。”随着气温的下降,体虚怕冷的人以及老人、小孩应注意保暖。普通人群则需注意“秋燥”的到来。秋燥可分两种,一种来源于尚未消散的暑气,属于“温燥”;另一种是随凉爽的秋风一同刮来的凉气,属于“凉燥”。





饮食
罗汉果润肺





“秋风起,蟹脚痒。”秋蟹虽然肥美,但毕竟较为寒凉,即便佐以葱、姜,也不宜吃得太多。在饮食上,秋燥容易伤到津液,应以“滋阴润肺”为原则,多吃些蜂蜜、百合、莲子、芝麻等清补之品。





此外,日常饮食应注重多样性,多吃富含纤维的蔬果。吃的时候应细嚼慢咽,既利于食物的充分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完全吸收,又能生津润燥。辛辣煎炸的食物会伤阴助燥,不可多吃。





如果只想在饮食做一些简单调整,那就记住“多饮少言”四个字。“多饮”,就是多拿罗汉果泡水喝,搭配上一些花茶,润肺去燥的效果会更好;“少言”,就是别不停地说话,防止肺气过度损耗。





起居

加湿器除燥





虽说秋燥当前,天气渐凉,不过请别急着增添过多的衣物,以符合“春捂秋冻”的要求,锻炼机体的抗寒能力。早晚天凉时倒是可以多穿点,白天时就不要捂着了。





秋分过后,应尽量早睡早起,以顺应秋季“养收”的原则,使肺气得以舒展,避免其受到燥邪的损害。





如果觉得室内空气特别干燥,可以考虑使用加湿器来增加室内湿度。在加湿器水箱中加入食醋,可以预防秋季流感;加入薄荷精油或花露水等,可以使空气清新,缓解咽干、眼干等症状。





运动
登高解秋愁





秋高气爽之时,正宜登高远眺,使人心旷神怡,远离“悲秋”的消极情绪。在登高爬山时要注意量力而行,还要注意别穿着汗湿的衣服在秋风中逗留,以免着凉。





无论是登高还是做其他运动,在运动过程中都需适量补水,以保持上呼吸道黏膜的正常分泌,防止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生。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人在锻炼前最好喝杯白开水,以稀释血液,减少血栓的形成。





秋天人的生理机能趋于活跃和加强,但要注意控制运动量,才不会引起身体疲劳或引发运动损伤。特别是中老年人,最好每次运动时间不要超过1小时,以免超过机体负荷。一般来说,锻炼时觉得身体微微发热,锻炼后能感到轻松舒适,就是适度的标准。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214.html

相关推荐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7

自拟方治流产后宫内残留

组成及用法:党参30克,生黄芪30克,当归30克,川芎10克,炙龟板30克,怀牛膝15克,王不留行15克,玄参15克,麦冬10克。上方水煎400毫升,分2次早晚...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467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帝王求长生之法 在于养生调理补益增寿

在中国历史上,历朝帝王都期望长生不老,寿享遐龄;炼丹长生之风曾颇为盛行。然观清宫脉案记载,笔者发现清代帝王求长生之法,不在炼丹,而在于养生调理、补益增寿。如日常...

养生秘方 2025-10-24 0 2976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