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跟随中日友好医院冯世纶老师、北京中医医院马家驹老师学习经方后,认识到经方的本质就是三个病位上的阴证、阳证。正如《医宗金鉴》所言“漫言变化千般状,...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25
随着中医临床事业的发展, 中药各类剂型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中的广泛应用, 中药毒性越来越受到学界重视, 本文将探讨呼吸系统疾病治疗常用中草药毒性机制以相应对策, ...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55
寒热并用法首见于《素问·至真要大论》 : “奇之 不去则偶之, 是谓重方, 偶之不去, 则反佐以取之, 所谓 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rd...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61
强直性脊柱炎( AS) 是一种原因不明、 以中轴关 节慢性炎症为主的全身性疾病, 晚期可造成髋关节 和脊柱强直畸形, 导致患者活动功能受限, 严重影响 患者的正...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70
我师卢永兵主任医师是我国著名老年医学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广东省名中医(曾被评为岭南名医),曾担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老年脑病专业委员会副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66
蔡福养,全国名老中医,著名耳鼻喉专家、教授、主任医师,从医58年,长于运用辨证施治治疗各种耳鼻喉疾病。今将其临床治疗鼻炎经验整理介绍如下。一、辨证分型1.风邪侵...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89
清代著名医家王孟英在《温热经纬》引用吴鞠通评注《灵枢·热病篇》言:“若留有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可以说在外感温热病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95
中药处方的配伍,讲究君、臣、佐、使。临床中药治疗疾病,常用药对与药组。首先,用两种相对的性质和不同气味、不同功能的药物结合,如气与血,寒与热,补与泻,散与收,升...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99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困扰年轻女性尤其是育龄期女性的一种生殖内分泌疾病,以月经紊乱、闭经、不孕、肥胖、...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34
石筱山(1904年-1964年),原名瑞昌,字熙侯,石氏伤科第三代传人,系我国现代著名的中医学家、伤科临床家、中医教育家。他幼承庭训、秉继家学,广撷博览、孜孜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77
难治病是现代医学的一个疾病类别概念,诊断易于明确,治疗尚有困难,相当于中医学的疑难病。多数难治病缺乏有效的治愈方法,是临证中突破疗效的热点和难题。经方原指古代经...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835
国医大师裘沛然擅治疑难杂症,其在治疗咳喘病方面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本文主要介绍裘沛然有关治疗咳喘病的诊疗方案及临床经验。病因病机裘沛然认为所谓咳喘病,即指以喘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33
王清任(1768~1831年)是一位革新派的医学家,他的《医林改错》虽然只有3万余字,但在中医学发展历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是他所拟定的逐瘀汤类方,极大地...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05
记得笔者刚刚当上曾定伦教授入室弟子的时候,随老师侍诊时, 曾定伦教授经常给我们两名弟子讲要多读读中医典籍,在临床上多做有心人,真正践行“读经典,跟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53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壮火之气衰,少火之气壮,壮火食气,气食少火,壮火散气,少火生气。”药物之中气味纯阳...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68
笔者研读《伤寒杂病论》后,对中医治疗疾病有了更深的认识,后读胡希恕先生、冯世纶先生对经方的临床应用解读《经方医学——六经八纲读懂伤寒论》...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93
三七异名田七.其 性味甘、微苦、温、无毒.归 肝、胃、大肠经.其功效活 血祛瘀、定痛消肿、止血补 血。云南名医易修珍临床 实践总结归纳三七具有 性温而不燥、补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32
中医学中末明确提出高血压病名,而“头痛”“眩晕”的症状及临床表现与高血压极为相似,故将其归为一类。国医大师李士懋...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96
院校学生是未琢之玉,临床带教是浓重的一笔,“带教老师”当担起培育重任,倾心倾力尽职尽责,雕琢出未来医学的脊梁。如何引领院校学生进入职业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84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以阵发性难以自我控制的睡眠为其主要症状的疾病。本病属于《素问·诊要经络论》中“嗜卧”范畴,后世医家对此病又...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18
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邵朝弟,从事中西医结合研究治疗肾脏内科疾病50余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对于各种类型肾脏疾病的病因病机及其发生发展演变...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99
橘红丸是临床上常用的价廉效验的祛痰剂,由橘红、瓜蒌皮、款冬花、茯苓、紫苑、生石膏等18味中药与适量蜂蜜制成的中药丸剂,有清肺化痰、止咳润燥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慢性...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10
生栀子粉外敷,具有消肿止痛、化瘀、活络、抗炎、抗渗出之功效,治疗各种跌扑损伤、急性挫扭伤后局部肿痛,起效快,疗效显著,临证常遇急性扭挫伤患者,每每使用此方,均获...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14
•虚不受补是临证中常被提及的一种现象,意指病变过程中表现有虚候,却对纠偏所用的补益之品不能耐受,致使出现诸多不适。•所谓“虚不受...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242
“至虚有盛候,大实有羸状”,语出李中梓《医学正宗》。李中梓说:“至虚有盛候,反泻含冤;大实有羸状,误补益疾。辨之不可不精,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83
“金气秋分,风清露冷秋期半。 凉蟾光满,桂子飘香远。素练宽衣, 仙仗明飞观。霓裳乱,银桥人散。吹 彻昭华管”。唐代诗人李频的这首 《点绛...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83
香苏散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由香附、紫苏叶、陈皮、炙甘草4味药组成,功能是散寒解表、理气消滞,主治外感风寒、内伤气滞,症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胃脘胀满、纳呆...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11
小儿长期低热是指体温稍高(在37.5℃~38℃之间),连续半个月以上的发热。临床常无明显阳性体征,实验室检查也无明显异常,用抗生素及退热药疗效欠佳。笔者在实践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10
失眠是临床上的常见病、多发病,中医古籍记载为“不寐”“不得卧”“目不瞑”。主要表现为持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22
慢性咳嗽一般病史较长、病机复杂、反复发作、难以治愈。临床上对于慢性咳嗽的论治多以肺脾肾三脏为主辨治,如培土生金法、补肾纳气法或金水相生法,而对于肝肺关系在慢性咳...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