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经世教授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提倡“补脾土宗东垣,理脾阴崇吴澄,养胃阴效天士”,主张在滋补脾阴时应佐以补气行气之品,使其补而不滞,进一步完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76
2 型糖尿病是以胰岛素抵抗和胰岛 β 细胞功能 受损为特征的一种代谢疾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 示,我国 20 岁以上的人群中 2 型糖尿病患病人数 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94
腹泻俗称“拉肚子”,中医认为,“泄泻之本,无不由于脾胃”。病多因感受外邪,如湿热、暑湿、寒湿之邪;情志所伤,忧思...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61
[名医简介] 赵国岑,男,1937年生,出身中医世家。河南省中医药研究院主任中医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南省中医脾胃...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74
杜建教授为福建中医学院(现福建中医药大学)原院长,福建省优秀专家,福建省优秀教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福建省第二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69
茯苓性平,味甘、淡,有利水渗湿、健脾和中、宁心安神之功效。常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在湿度较大的地区,茯苓可作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56
痰饮壅上辨虚实,误行温补医之罪所谓痰饮壅上,即痰饮壅阻胸膈上焦之谓。多因肺气不利,失去下行之能,气阻则水湿停聚而成痰饮上壅之势,这正如喻氏所言:“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22
基于“阳化气,阴成形”理论论治多囊卵巢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 PCOS)是一种生殖功...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04
现代人物质生活丰富,各种美食都在中秋佳节蜂拥而至,螃蟹、月饼等中秋特产更是成为了馈赠长辈的热门货。不过,老人的肠胃消化功能相对较弱,在节日期间又会很容易因为高兴...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0
不少胃病是由于脾胃虚弱所导致,适量进食一些动物肉或胃,可以起到较好的健脾益胃或养生保健作用。 猪肚常吃猪肚有益胃病的康复,野猪肚效果更佳。 菜肴:生姜猪肚汤...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9
心悸是因外感或内伤,导致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或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引起以心中急剧跳动、心慌不安,甚至不能自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病证,也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81
溃疡性结肠炎的主要病机是脾肾两虚、湿热内蕴;治疗之法是健脾温肾、清肠化湿。 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机是脾寒热错杂;治疗之法是温寒清热。 济南军区青岛第一疗养院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0
从脾肾入手论治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慢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性神经根神经病(CIDP) 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呈缓慢进展或缓解复发的感觉运 动型周围神经病。...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67
肠胃虚弱多佐餐,通利三焦驱儿疳。炒用健脾兼止泻,伤寒外热嘴莫贪。很多人童年估计都吃过扁豆饭。做法一般是蒸饭的时候放上扁豆或者炒饭的时候放上扁豆,色香味美,那种口...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64
昨日,我们正式进入大暑节气。 俗话说“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高温、潮湿是大暑时节的主要气候特点,人体容易被暑、湿、邪所侵,因此,饮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92
芡实就是老百姓常叫的鸡头米,是一味药食同源的滋补强壮中药。冬季是补肾健脾的最佳时期,经常服食芡实粥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中医认为,芡实味甘、涩,性平,有健脾养胃...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09
天气冷的时候,外出聚会选择“打边炉”的人不在少数,但是有些人一吃热气的东西就会出现眼睑沙涩胀痛、不舒服,那么就要注意是不是得了&ldqu...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89
全国名中医孙伟正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中医理论渊博,临床经验丰富,临床过程中辨证治疗内伤发热疗效显著。现将其治疗内伤发热验案3则介绍如下。内伤发热...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842
案例一:温阳健脾治疗脑垂体瘤张某,男,55岁。患者于2006年4月出现进行性头痛、眼胀、视物模糊,经某医院检查头部核磁(MRI)示脑垂体瘤,肿块1×...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02
咽喉是一个机械性器官,人在说话和吃东西、喝水时它都在不停地工作,因此,它也像机器一样需要足够的润滑液,一旦润滑液不足而摩擦力增加,就会“发热、眉烟、...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04
国医大师李振华是中医治脾胃 病大家,擅长运用脾胃学术思想治 疗各种疑难重病,现将李振华治疗 崩漏的学术思想总结如下。李老认为在病理机制上崩漏有 脾肺气虚、血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05
近日,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广东疾控中心的专家指出,广东心血管疾病发病情况不容乐观,尤其是血脂异常发病率高于全国平均值。据2013年广州疾控中心开展的慢病综合因素调...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48
脾胃同居中焦,经脉相互络属:表里相通,纳运相协,升降相因,燥湿相济。脾胃往往同病,相互影响较深:湿困于脾,脾不运不升,则胃不纳不降,可见胃脘胀满、食少恶心、呕吐...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18
从肠道微生态看中医肾病学的发展机《文子·上义》载:“苟利于民, 不必法古;苟周于事, 不必循俗”。中华历史上下5 000年...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40
莲肉茯苓糕医学指导: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冯时茵中药师材 料莲子肉、糯米(或大米)各200g,茯苓100g,白糖适量。做 法将莲子肉、糯米(或大米)炒...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88
梁某,男,49岁,2011年6月28日初诊。患者在煤矿工作,较为劳累,因头痛头晕,焦虑不安,心悸失眠健忘数日,入某院住院治疗,未检查出明显器质性病变,诊断为急性...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01
辨证论治作为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技术,迄今为止仍发挥着其他医学无法替代的疗效优势,但自身存在的证候辨识依据不确定性与施治方药的个体经验化成为影响辨证论治发展的瓶颈...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61
经行泄泻是伴随月经周期出现的以经前大便溏 薄, 甚至清稀如水, 日行数次, 经停自止为特点的疾病, 属 “经前期综合征” ( preme...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52
全国首届国医大师徐景藩教授于2015年逝世。他从医60余年,秉承家传,通晓古今,学贯中西。他认为中西医各有所长,当相互取长补短,把中西医割裂,甚至对立起来的观点...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43
半夏山药粥 用料清半夏30克,山药30克,白糖适量。 做法将山药研末,先将半夏煎煮取汁一大碗,去渣,调入山药末,再煮数沸,酌加白糖和匀,空腹食用。 功能健...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