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秋冬阳气潜伏肾气易耗损 保健养生重养阴

    中医认为,秋冬养阴。冬季阳气潜伏,万物生机闭藏,肾气最易耗损,保健养生要遵循冬令进补的原则,宜用性温益精之品,以补肾气,而顾护阴精。

    饮食有节,切勿贪凉

    我国有的地区在每年立冬之日,有吃红烧或清炖羊肉、狗肉的习惯,就是为了达到防御寒气,补养体内阳气的目的。因为羊肉和狗肉,都是辛温大补的热性食物。但是由于人的体质有偏颇,耐受温补有差异,不能一概而论。例如平时素体阴虚而有内热的人,若吃辛温大热的食物,势必使内热加重,进而损伤阴气,迫使体内阳气大动,不能潜藏,阳气内盛,又反过来消耗阴精,久而久之,会发生阴虚之病。

    阴虚耐冬,正好养阴

    素体阴虚之人“耐冬不耐夏”,因而应该借助冬季自然界阴气相对偏盛对人体的影响,顺时调养。“夏病冬治”在医生的指导下应时调治。在进补方面,冬日调养时宜适当多食养阴滋补的食物,如鱼肉、鳖肉、阿胶、银耳等,而过于温补的羊肉、狗肉、牛肉,对素体阴虚的人来说是“发物”,若食之过多会更伤其阴,使内热更盛。

    起居有常,应待日光

    冬三月,天寒地冻,体内阳气潜藏,应早卧晚起,特别是老年人最好等待日出之后再活动,以免扰动体内阳气。天寒要适当防寒保暖,添加棉衣棉裤,进行适当体育活动,护阳固精,以增强抵抗力和御寒力。

    形与神俱,平静安宁

    在精神情绪方面,要平静安宁。如果过度兴奋激动,会使阳气浮动,从而引起疾病。人的精神活动也应随着昼夜的变化而加以调节,即清晨舒展活跃,白天精神饱满,傍晚安神悦志,睡前静心远思。这样调节精神,就会使人体阴阳协调,气血冲和,以适应冬季的严寒气候,保持精神情志的稳定健康。

    冬主闭藏,欲不可强

    春天是动物的发情季节,而冬日则是动物的蜇藏期。中医认为,冬季主闭藏,在性生活方面也要节制。人的肾脏主闭藏,《内经》说:“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 “冬不藏精,春必病瘟”。因此,冬季尤其要注意保养肾精,节制性生活。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2033.html

相关推荐

男属阳女属阴 男人也要滋阴

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因此,男人就该补肾壮阳,让自己更有男子气;女人就应该滋阴以养颜。但其实,人体主要是看阴阳平衡,只有平衡了,身体才健康。也就是说,男人也要适当...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672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3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古老的养生方式 膏方进补

膏方进补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方式,在我国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膏方记载。现代膏方以其确切效果、方便食用而越来越受到忙碌、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开展膏...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012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3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