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头晕

  吴茱萸汤出自《伤寒论》,陈宝贵老师在临证中不仅应用吴茱萸汤治疗头痛、呕吐、胃痛等,还治疗眩晕、寒疝诸症。具体临证需灵活加减。如恶寒甚者加制附子,呕吐甚者加丁香、半夏,腹胀者加白豆蔻,吞酸者加海螵蛸,气虚甚者改党参为人参,血虚者加当归。举案如下:

  病案1

  张某,男,65岁,2008年6月初诊。患者诉头痛10余年,每遇天气变化或受凉后头痛加重,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现时值夏季,患者仍头戴厚帽子,患者口淡,食纳差,小便清长,大便溏硬不调。曾多次查CT均无异常表现,西医诊断为神经性头痛。此次头痛系10余天前受风后引起,迭经他医诊治而不缓解,查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查看前医处方多为川芎茶调散、小柴胡汤、九味羌活胜湿汤等。患者现头痛,怕风,以右侧头痛为著,疼时有跳动感,头部怕凉,疼重时可伴有恶心呕吐,舌淡苔薄白,脉沉弦。

  陈宝贵老师辨为厥阴头痛,此乃阴寒之邪上犯清阳所致,治以温中散寒,化饮止呕,方选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10克,细辛3克,白芷10克,党参20克,生姜30克,升麻5克,柴胡5克,大枣3枚。3剂,水煎服,日1剂。

  药后患者头痛恶风明显减轻,效不更方,予原方7剂,患者头痛痊愈,追访一年,患者头痛未再作。

  按

《伤寒论》第三七八条“干呕,吐涎沫,头痛者,吴茱萸汤主之。”临证时吴茱萸汤以呕吐涎沫,舌质不红,苔白滑,脉迟为辨证要点。方中吴茱萸中温脾胃,下暖肝肾,且具下气降逆作用;生姜入肺脾胃之经,能生能降,能散能温,可开脾胃凝滞之寒邪,能安阳明上逆之浊阴,又为呕家之圣药,助吴茱萸散寒降逆止呕,党参补中益气。此患者头痛重时恶心呕吐,符合吴茱萸汤的主症,患者头痛恶风,怕凉,显系上焦阳气不足,今加入升麻柴胡以使阳气上行头部,白芷、细辛增散寒祛风之力。药少力专,收效较好。

  病案2

  汪某,女,46岁,患者反复头晕约十余年,每遇劳累或失眠则头晕发作,伴耳鸣,恶心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或痰涎,每次发作约需治疗半月,甚至缠绵两月不等。此次患者于半月前劳累后出现头晕,经中西医治疗收效不佳,查头颅CT未见异常,经西医诊断为梅尼埃病。患者表情淡漠,面色苍黄,闭目静卧,头晕目眩,睁眼则头晕加重,动则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及痰涎,舌淡暗苔薄白水滑,脉沉细弱。

  此为中焦亏虚,聚湿成痰饮,痰饮上犯,则呕吐频作,治宜温药和之。方选吴茱萸汤加减。

  处方:吴茱萸10克,半夏12克,陈皮10克,党参20克,生姜30克,茯苓30克,炒白术10克。5剂,水煎服,日1剂。药后呕吐眩晕均明显减轻,再进7剂,眩晕、呕吐、耳鸣均消失,后以健脾温中方药调理而愈。

  按

此患者中焦阳气不足,聚湿生痰成饮,浊阴上犯则呕吐痰涎,上蒙清窍则头晕耳鸣,上凌于心则心悸不安。治以吴茱萸暖肝降逆下气,大剂量生姜温散水饮,降逆止呕,茯苓淡渗利湿,半夏燥湿止呕,陈皮理气燥湿,炒白术、党参健脾以杜生痰饮之源,诸药共奏温中散饮、健脾止呕止晕之效。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046.html

相关推荐

实肠汤治疗痘泄泻。实肠汤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实肠汤的秘方制作方法,实肠汤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痘泄泻。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实肠汤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白术(土炒)1钱,赤石脂5...

VIP秘方 2025-09-10 0 524

稀涎散治疗稀涎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稀涎散的秘方制作方法,稀涎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稀涎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牙皂(炙,去皮弦)1钱,藜芦5分。...

VIP秘方 2025-09-10 0 203

仁寿丸治疗肝肾气虚,风冷所中,筋脉瞤动,口眼喎斜。真元气虚,脚膝缓弱,及素有风、手足拘挛,气血衰少,饮食不进。仁寿丸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仁寿丸的秘方制作方法,仁寿丸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肝肾气虚,风冷所中,筋脉瞤动,口眼喎斜。真元气虚,脚膝缓弱,及素有风、手足拘挛,气血衰少,饮食不进。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仁...

VIP秘方 2025-09-10 0 14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