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秋冬季中成药调养进补





秋冬季,很多人开始进补,但由于个人先天察赋、后天调养不同,体质有异,因而在进补时应根据个人气、血、阴、阳偏盛偏衰的程度,选择不同的中成药进补。





气虚体质





气虚,常见的为肺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则少气懒言、动则气喘、易出虚汗、且易感冒;脾气虚则食欲不振、满腹胀满、大便溏泄、浮肿、脱肛或脏器下垂。





凡气虚者,无论何种疾病,均可选用四君子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黄芪口服液,每次1
支,每日3次;或补中益气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参苓白术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血虚体质





中医认为“心主血,肝藏血,脾统血”,故血虚证与心、肝、脾三脏关系密切,且“肾主骨、藏精”,精血可以互生,故血虚与肾也有一定关系。临床主要表现为面色萎黄、唇甲苍白、头目晕眩、心悸不寐、失眠多梦以及妇女月经后期、量少色淡、经闭等。





凡中医辨证为血虚,西医之各种贫血、血液病、晚期癌症及慢性消耗性疾病者,均可选用当归补血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复方阿胶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鸡血藤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桂圆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





气血双亏体质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血为气母”,因此,该体质之人既可见气虚症状,又可见血虚症状。





治疗可选用八珍膏,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参芪阿胶浆,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阿胶当归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
次;或归脾膏,每次1支,每日3
次。





阴虚体质





阴虚可分为肺阴虚、肾阴虚、胃阴虚,临床以干咳少痰、短气喘息、口燥咽干、午后低热、五心烦热、潮热盗汗、头晕耳鸣、眩晕目涩、大便干结、小便短少等为主要表现。





治疗可选用六味地黄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
次;或生脉饮,每次1支,每日3
次;或养心阴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百合固金口服液,每次1
支,每日3
次;或洋参雪蛤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阳虚体质





阳虚以肾阳虚多见,主要表现为面色


白、形寒肢冷、腰膝酸冷、尿频、小便清长、余沥不尽、夜尿频多,女子带下清稀、宫寒不孕,男子阳痿遗精等。





治疗上可选用禽睾片,每次4片,每日3次;或全鹿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人参鹿茸丸,每次9克,每日3次;或参茸正阳口服液,每次l
支,每日3次;或参茸温肾丸,每次9克,每日3次。





阴阳两虚体质





阴阳两虚者,既有阴虚症状,又有阳虚症状,西医多为一些慢性疾病的后期,如慢性肾炎、慢性肾衰,以及各种肿瘤等疾病。





中成药可选用仙灵地黄补肾颗粒,
每次10克,每日3次;或仙参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或虫草双参酒,每次30毫升,每日3次;或贞蓉丹合剂,每次10毫升,每日3次;或芪仙补肾胶囊,每次4粒,每日3次。





湖北省远安县中医院

胡献国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9202.html

相关推荐

发展中医药旅游 中医动画片 中医中文

广东东莞一家原创动漫公司通过与国内中医药企业的合作,打造国内首部以中医药为题材的动画片。样片将在本届漫博会上首次亮相,首期26集成片预计将明年推出。这是一部名为...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201

从肝虚辨治方药应用

肝经之行,从足贯顶,经足腿,环阴器,抵小腹,夹胃,属肝络胆,上贯膈,布胁肋,上注肺,循喉咙之后,上入喉头及鼻咽,连目系,出额下颊,会头顶,抵绕唇内。胆经之行,从...

养生秘方 2025-10-29 0 2406

仲景学说一直是中医的理论基础

公元150年,东汉医学家、被国内外医学界尊奉为医圣的张仲景诞生在南阳的土地上。他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所确立的辨证论治原则,是祖国医学伟大宝库中的灿烂明珠...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125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