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百病皆生于气 调气为养生之要法

中医学重视气,因为气是人体生命的根本,“百病生于气也”。所以养生以调气为先,调气为养生之要法。只有气机畅达,元气充沛才能使机体保持健康,...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614

论“随脏腑之性而治”

“随脏腑之性而治”的思想源于《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第一》。遍寻古籍, 历代医家在治疗疾病时会不自觉地运用此思想, ...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3329

探讨郑钦安学术思想之一二

郑钦安, 清末著名医家, 其学贯内难, 精于伤寒, 明 于阴阳, 兼诸家之长。郑氏临证, 善用并重用大剂姜附 扶阳, 治疗阴寒证和急危重症, 效如浮鼓, 被誉为...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242

“上池之水”在石盆

石盆村位于河北省邢台市内丘县南赛乡,与扁鹊庙群所在地神头村的直线距离是2.5公里,两村同属中医鼻祖扁鹊四万亩封地蓬鹊山的范围。因石盆村西山顶上有一个像石盆一样的...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477

气候变暖碳之害

温室效应就是由于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如果二氧化碳含量比现在增加一倍,全球气温将升高3℃--5℃,两极地区可能升高10℃,气候将明...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209

中医详解五脏六腑之心脏

《黄帝内经》认为心为君主之官,它统摄身体的五脏六腑。假设把五脏六腑看做一个“国家”的话,那么心就是君主、皇帝。既然有君主,自然还有太监、...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956

中风之分型论治

中风病发病率、致残率、病死率、复发率都很高,不仅给社会、家庭带来沉重负担,而且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李振华根据历代医家不同见解,结合临床实践观察,积多年的...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030

谚语中的养生之道

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谚语往往对保健有很好的诠释,以下就与你分享一些对健康有益的谚语。运动运动好比灵芝草,何必苦把仙方找;早起做早操,一天精神好;饭后散步,不进药铺;...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095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语出《金匮要略·痰饮咳嗽脉证治 第十二》,是张仲景对于痰饮病提 出的一个重要治疗原则,对后世 ...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494

清代宫廷医 独特之方药

清代宫廷医案对御医的治疗经验进行了完备的记录,高度体现了清代宫廷医学的水平。其中对于危急重症的治疗,亦值得我们学习。  治厥证强调益气健脾  中医学认为,厥证是...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677

秋燥之际多喝汤羹类

秋燥之际,可以适当喝些汤羹类,对身体大有稗益。冰糖莲子羹去心莲子50克,加适量水焖酥,用冰糖调味,水淀粉勾芡成羹食用。有利于妇女体虚下白带,男子肾虚遗精、滑精、...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429

六经的结构观之阳明与太阴

经方扶阳法认为,太阳与少阴是循环系统在机体对抗疾病时出现的变化,阳明与太阴是细胞机能在对抗疾病时出现的变化。疾病初期,体温升高,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属于太阳病与...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449

乌梅黑豆滋阴敛汗之功

体虚多汗不妨喝点 生活中.很多中老年人由于体质虚弱.稍一活动就会出汗.或在夜间睡眠时出汗.遇此情况.不妨喝点乌梅黑豆汤治疗。方法:取乌梅15 克.黑豆30克.淮...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598

10个治疗咳嗽偏方之二

[方1]葱白5-10节,淡豆豉10克,苏梗或陈皮3克,红糖适量。将葱洗净,取葱白,与淡豆豉、陈皮等人砂锅共煎取汁,再调入红糖。日分数次,酌量饮用。本方适用于风寒...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411

汗控制在泄与不泄之间

清代尤在泾《金匮要略心典》讲:“欲湿之去者,但使阳气内蒸而不骤泄,肌肉关节之间充满流行,而湿邪自无地可容矣。”  笔者在治疗银屑病的过程...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217

入秋食蟹之时 秋天的茄子

每到秋季,外婆种的茄子便成熟了,那紫色的茄子配上青色的辣椒,在油锅里翻炒着,红烧着,香味早就飘得老远。还没进门,便让人闻着满口生津。茄子端上桌,成了家人的最爱。...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986

国药之宝“片仔癀”

漳州在福建省东南部,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北承长三角,南接珠三角,东临台湾,又与东南亚有着传统的贸易往来,真是得天独厚的宝地。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

秘方方剂 2025-10-03 0 2597

冬季温补食物之最

饮品之最——红糖水 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其好处在于“温而补之,温而通之,温而散之&rdquo...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993

当归拈痛汤 湿热肿疼之效方

当归拈痛汤源自金代张元素所著之《医学启源》,由当归,羌活,防风,升麻,猪苓,泽泻,茵陈,黄芩,葛根,人参,苍术,白术,知母,苦参,甘草组成。有祛风化湿,活血通络...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025

冬季食粥补之大方

入冬以后,我国各地都以不同的方式进补,素有“补冬”一说。从古至今,民间习惯在这一时期进补来增强体质、抵御严寒天气。  由于冬季的寒冷气候...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8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