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脂肪肝的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治疗脂肪肝强调整体观念、辨证求因、综合施治。笔者在长期临床实践中,采用中医辨证施治法治疗脂肪肝,可归纳为以下四型:1.痰瘀阻络、肝郁气滞型:患者表现为胁肋胀...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477

分型辨治秋季抑郁症

秋季是抑郁症的高发期,秋季抑郁症又叫悲秋抑郁症,俗称秋愁,属于中医郁证、脏躁的范畴。郁证是“百病之源”,应高度重视,笔者临床用中医分型辨...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647

中医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理论体系

标准是衡量学科成熟的标志,辨证论治诊疗技术的标准化是体现中医疗效优势的核心技术载体,可对中医诊疗技术行为发挥规范性作用和指导作用。作为中医药的核心技术,辨证论治...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445

真武汤类方辨析

真武汤出自汉·张仲景的《伤寒论》,是常用的温阳利水剂,处方为茯苓、芍药、生姜(切)各3两,白术2两,附子1枚(炮,去皮,破八片)。方中附子为君药,...

秘方方剂 2025-09-16 0 566

小儿进补要“辨体”

又到了进补好时节,很多家长会给孩子买补品。在此提醒广大家长,科学的进补方法应该是结合体质选择补品。 目前对小儿体质的划分大致如下:1.根据阴阳气血盛衰划分为:正...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501

外阴溃疡分型辨治

外阴溃疡是发生在女性外阴部的一种急性溃疡性疾病。该病多由非特异性外阴炎、单纯疱疹病毒感染、白塞氏病、外阴结核、梅毒、性病性淋巴肉芽肿等疾病引起。该病患者多为中、...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673

中医“胞脉”说 辨病与辨证结合

许润三,男,1926年生,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首都国医名师,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对中医内科、妇科病有丰富经验,尤...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2109

脑积水辨治思路验案举例

脑积水是指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和/或蛛网膜下 腔内不断积聚,继发脑实质减少,脑室系统扩大, 或蛛网膜下腔亦扩大的病理状态。随着 CT 和 MRI 技术的普及,脑积水...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479

袁长津辨治眩晕案三则

眩晕是以头晕眼花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病证。眩即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指头晕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两者常同时并见,故统称“眩晕&rdquo...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823

小儿反复感冒 辨证用中药

孩子养育得好,感冒就会少。有的孩子抵抗力差,总是反复感冒,家长只能不断抱着宝宝跑医院。感冒虽常见,但目前还没有解决的根本办法,东汉时张仲景经典著作《伤寒杂病论》...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2145

邪无虚实 攻补当辨证

5月27日发表张英栋“补虚为复正,虚人可攻邪”一文,对笔者5月26日在该报提出的质疑进行了解答,读之获益匪浅。张英栋认为:“...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614

沈桂祥辨治肺纤维化验案解析

结缔组织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硬化症等均可累及肺,产生肺间质纤维化的病理、影像学和临床表现,可合并有胸腔积液。早期患者可能无明显临床症状,一般采用肾上腺糖皮质...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898

慢性肾炎能治好吗 中医辨治

慢性肾炎能治好吗(脾肾阳虚)方 处方:黄芪30克,党参、山药各15克,附子(先煎)、白术、茯苓、猪苓、泽泻、陈皮各10克,肉桂克5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519

十种胃痛辨治经验(下)

停饮胃痛  中虚里寒之人,食饮水液,阴虚不能化,停潴于中脘,则可发为胃脘压重作痛。以手揉按之,可闻水鸣音,如囊裹水。恶水不欲饮,强饮入则复吐出,舌淡口润,体重肢...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579

尿血辨证论治 治则药用

全国名中医孙郁芝是对肾病的发病机理及临床诊治等颇有研究,尤在治疗尿血方面独树一帜。尿血即尿中混有血液,或夹杂血块的一种临床常见病症。最早见于《金匮要略》&ldq...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675

脑外伤后综合征5种证型辨治

脑外伤患者急性期过去以后,留有头痛、头晕、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烦躁、易怒、抑郁等一系列躯体、情感、认知等方面症状,如上述症状持续3个月以上,而这些病人神经...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545

方和谦辨治咳嗽重视肺气宣降调理

国医大师方和谦从医60余年,对中医药诊治呼吸系统疾病及疑难杂症有很高的造诣。笔者回顾方和谦治疗咳嗽的百余份医案,利用数据库及数据分析技术研究医案的症状、证候特点...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216

中医治肥胖 中成药辨证治疗

中医认为,肥胖与家族遗传、性别、年龄等有关,主要是饮食不节、过食肥甘、缺乏运动所造成。其病理特点是阳气虚衰、痰湿内盛,可兼有水湿、血瘀、气滞等。选用中成药辨证治...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382

口齿不自主抖动 颤证辨证治则方药

张怀亮教授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病四区主任,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熟读经典,勤于临床,喜用经方,不薄时方,用药灵活。笔者有幸跟...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646

刘景源教授辨治咳嗽的经验附医案举隅

咳嗽是由外感、内伤多种病因导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而致的一种常见病症,主要表现为发出咳声、咳吐痰液。其既可以作为多种肺系疾病过程中的一个共有症状而出现,又可视为一...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536

辨症施药缓解化疗毒副反应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常用方法之一。中医认为,化疗药对脾胃的损害最为直接和普遍,治疗上应重视“顾护脾胃”,使气血生化有源,这既有助于增强免疫力...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476

中医传承思辨 术思想 具体经验

•中医经典论著中有大量关于流行病的文献,是中华民族治疗急性病的宝贵财富。解放后中医治乙脑、外感、流行性出血热等成功案例,亦再次证实了中医善治急性病的论...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609

孔伯华 精于辨证 随证制宜

医司人命,生死攸关,必须若同而异者明之,似是而非者辨之,愈辨愈明,才能使病无遁形,药不虚发。  ——孔伯华  孔伯华(1884年-195...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584

中医辨证体系中病因辨证的变迁

统编教材中医诊断学是全国中医专家在系统挖 掘、整理中医典籍和现代各医家学术思想后对中医 诊断理论体系形成的共识,是现代中医诊断理论体 系的代表。本文从一至九版全...

养生秘方 2025-09-16 0 1281

中医从出汗辨别疾病:防治方

中医认为,正常的出汗,可以调节体温,排除体内的废物,调节人体阴阳的平衡,而当人体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时,则会有异常的出汗。一般情况下,没有明显疾病症状的异常出...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011

秋季小儿哮喘 中医辨证施护

秋季是小儿哮喘易发病季节。由于哮喘不能彻底治愈,所以控制好病情更要特别重视对患儿的家庭护理。  起居护理  患儿卧室既要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又要保持空气流通。...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1026

肛门坠胀的辨证治疗

辨证分型湿热下注型临床表现:肛门坠胀,有灼热感,或会阴部隐痛,或面赤身热,小便短赤,腹胀便结,或大便表面附有脓性黏液,舌红苔黄腻,脉弦数。局部检查:肛缘皮肤可有...

精品偏方 2025-09-16 0 20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