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是中医学的灵魂。辨证思想来源于《内经》,但是真正的辨证论治则始于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伤寒杂病论》在流传过程中分为《伤...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58
痛经为妇科常见病多发病。历代医家有虚实寒热之论,多以“不通而痛”与“不荣而痛”概括之。《傅青主女科》则以主症立法...
精品偏方
2025-09-09
0
374
现在有些中医医师在临证时,一般将常见多发病大致分为外感或内伤两大类别。认为外感疾病病因应以风寒暑湿燥火六淫归类,以伤寒论六经辨证论治为代表,同时认为内伤病多以喜...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61
针灸疗法的应用,多以脏腑经络辨证为主,进而确定病机证型、选穴治疗,有些针灸师在此基础上加以经验配穴。笔者在临床中发现,按照脏腑经络辨证取穴或前人的经验配穴,疗效...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02
“辨证论治”问题之审视与探讨“辨证论治”是在20世纪第2版中医院校教材编写时被写进中医,此后并作为中医独一无二的...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428
“血不利则为水”宜“气血水”同“血不利则为水”见于《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22
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 眠为特征的一类病症,主要表现为 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困 难、或睡而易醒、或醒后不能再睡, 重者彻夜不眠。研究表明失眠会导 ...
精品偏方
2025-09-09
0
303
辨症不同于辨证。所谓辨证,即通过四诊,进行八纲、脏腑等辨证,分析病因、病机等对患者表现的症状、体征进行综合分析,辨别为何种病证。马王堆简帛医书中的症状辨症治疗学...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17
易感儿童是指禀赋不实,反复外感,低热不已者。广东省英德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祝建华根据仲景六经辨证理法方药之旨,集多年临床之经验,选用《伤寒杂病论》柴胡桂枝汤用之,取...
精品偏方
2025-09-09
0
546
在中医临床中常出现“无证可辨” 的情况, 例如在 体检胃镜中诊断 “萎缩性胃炎” , 患者却无任何临床表 现。于...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94
以“逆陷、散郁”补充八纲的设想八纲指阴阳、表里、寒热、虚实, 而辨证之证是对疾病过程中某一阶段的病因、病位、病性、病势等病理本质的概括[...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199
疲劳症的三因阐述疲劳, 顾名思义, 就是体力和 (或) 脑力不舒适的一种持续时间较长的状态 (一般指1个月以上) , 经休息却不能缓解, 包括一些伴随症状, 如...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70
编者按:观察采用MS方序贯法(均方差)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本研究选择2012年9月~2014年2月在广东省清远市中医院就诊的代谢综合征患者170...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62
陈如泉治疗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经验探析陈如泉老师是全国知名中医, 湖北陈氏瘿病学术流派代表性传承人, 首届“全国名中医”。陈老一生勤于...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494
中医药急诊发展战略展望目前, 急诊医学无论是在群众还是在大多数医生的眼里, 几乎是要和西医学画上等号的, 被冠以“慢郎中”称号的中医学,...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43
耳鸣是中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在.日常的生活中,根据自己耳鸣的表现,辨证地食用药膳,可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轻症者甚至可治愈。肝阳上亢型...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37
肠易激综合征又称肠道激惹综合征、过敏性结肠炎或肠功能紊乱综合征。该病常表现为下腹疼痛,并伴有腹泻(粪便稀薄或有黏液)或便秘(痛性便秘)、腹胀、排气等,且在腹泻或...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92
“阴阳”一词,最早出现在中国历史上的殷周时期。阴阳最初来源于古人对自然现象的直接观察,《诗经》和《说文解字》对阴阳字义的解释是:山的南边...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50
中医学术流派(学派)是中医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以代代传承的主要载体,是学术发展的动力、人才培养的摇篮。全国连锁品牌圣爱中医馆为了向广大百姓提供更加优质的医疗服务...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664
辨证论治是中医学的精髓与特色, 证候则是辨证论治的起点与核心。传统中医辨证论治构成要素来自望、闻、问、切的四诊信息, 即四诊合参。时代需要中医的精准辨证论治, ...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51
参会代表在体验智能健康镜舌象辨证。 本报记者 陈计智/摄中国中医科学院医学实验中心副研究员汪楠玥在给观众做测试。...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46
对高血压的平脉辨证论治 正虚 案例九:脉沉弦细而涌诊为阴虚阳亢化风 李某,男,50岁。2012年5月12日初诊。 平素高血压、冠心病,血压在160/10...
精品偏方
2024-03-08
0
0
刮痧是根据中医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遵循“急则治其标”的原则,刺激经络,使局部皮肤发红充血,可调节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使组织间压力得到调节,...
养生秘方
2024-03-06
0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