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以湿热瘀毒为致病因素,湿热疫毒蕴结肝经血分、肝胆疏泄不利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具有以下两特点:其一,初伤在气,久必入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其二,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血瘀,脾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由脾及肝,或由肝及脾,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
本病治宜清热解毒化湿,疏肝利胆化瘀。药用柴胡、黄芩、绵茵陈、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石见穿、夏枯草、丹参、赤芍等。疫毒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湿邪重者加猪苓、泽泻、通草等。另一方面,本病常为湿热瘀毒交结,久必耗伤肝阴,损及脾气,表现为正虚毒郁的虚实夹杂证。临床上应注意湿热伤阴状态,处方用药必须做到养阴而不滋腻,清化而不苦寒,常选用三石一贯煎加味,药用生石膏、寒水石、飞滑石、生地、丹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川楝子、石见穿、夏枯草等。其治疗分急性期、慢性期,侧重不同,治疗时不能仅针对病毒,亦要重视整体功能的调整,宜祛邪与扶正兼顾。亦当注意湿与热、肝与脾的主次位置,采取相应加减变化。
现举一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说明。方某,男,18岁,学生。患者发现乙肝“大三阳”3年,面部痤疮及肝功能轻度异常1年余。刻诊:颜面痤疮,尤以鼻部周围为甚,丘疹色红,形如粟米,其顶部并夹有小脓疱,疼痛,伴有灼热感,脓疱此起彼伏,反复不断。除胁肋时感不适及脘部偶觉饱胀外,余无他苦。舌苔黄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
近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8IU/L、谷草转氨酶48IU/L,余无异常。乙肝检测:HBsAg(+),HBeAg(+),HBcAb(+)。B超示:肝区光点密集,肝脏轻度肿大。
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血分。治以清利解毒,凉血散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味。
处方:金银花2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野菊花15g,天葵15g,炙甘草6g,垂盆草30g,田基黄15g,猪苓15g,山豆根15g,黄芩15g,丹皮15g,丹参15g,水牛角颗粒剂30g(分2次冲)。10剂。
二诊:服上方后,患者面部痤疮明显减少,灼痛显减,其顶部的脓疱基本消失。继于前方加太子参、北沙参各15g,再进20剂,痤疮及脓疱得以全部消失。后以原方15剂制成丸剂,每服6g,日3次,以巩固疗效。后复查肝功能2次均正常,并查乙肝五项,“大三阳”均转阴。
按:本案乙型肝炎伴痤疮,与寻常痤疮不同,乃由湿热毒邪,蕴结血分,从孙络而外发皮毛所致。故方以五味消毒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散瘀。不仅使痤疮获愈,“大三阳”亦获意外转阴之效。可见五味消毒饮在治疗乙型肝炎湿热毒邪中之重要价值。(张德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6001.html

相关推荐

阑尾炎治疗方法2

【组成】生大黄、红藤、蒲公英、厚扑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剂 【方解】方用大黄、红藤清热活血,消痈排脓,合以附子温阳散滞,祛邪与扶正,同时兼用,为其配伍特点...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461

旅途伸展操 保护好肝 男人抗衰老

五一假期又临近了,很多人选择外出旅游,但旅途其实是件疲惫的事,不妨在坐车或休息途中做做以下运动,缓解疲倦。颈部伸展坐姿,双手抱头,两肘内颊夹,稍用力下压使颈部前...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147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3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以补肾精养肝血治疗脱发3例

脱发是目前困惑人们的常见病,多源于工作压力大,长期熬夜,过度劳累,以及社会环境和遗传因素等原因。西医以补充维生素营养神经、自体毛发移植等措施治疗,但均疗效不佳。...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92

中药治疗肝炎有良效

每年的7月28日是“世界肝炎日”。目前对于病毒性肝炎的防治,一直是广大肝病患者极其关注的问题。中医认为:肝炎及肝硬化多因湿热之邪缠绵日久...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585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