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辨证

乙型肝炎以湿热瘀毒为致病因素,湿热疫毒蕴结肝经血分、肝胆疏泄不利为本病病机关键之所在。本病具有以下两特点:其一,初伤在气,久必入血,病在气分较少,在血分者尤多。其二,病位在肝脾。肝气郁结则血瘀,脾运不健则湿滞,无论是由脾及肝,或由肝及脾,都具有明显的肝脾两脏的症状。
本病治宜清热解毒化湿,疏肝利胆化瘀。药用柴胡、黄芩、绵茵陈、黄连、法半夏、瓜蒌皮、石见穿、夏枯草、丹参、赤芍等。疫毒重者,可加白花蛇舌草、白英、龙葵;湿邪重者加猪苓、泽泻、通草等。另一方面,本病常为湿热瘀毒交结,久必耗伤肝阴,损及脾气,表现为正虚毒郁的虚实夹杂证。临床上应注意湿热伤阴状态,处方用药必须做到养阴而不滋腻,清化而不苦寒,常选用三石一贯煎加味,药用生石膏、寒水石、飞滑石、生地、丹沙参、枸杞子、麦冬、当归、川楝子、石见穿、夏枯草等。其治疗分急性期、慢性期,侧重不同,治疗时不能仅针对病毒,亦要重视整体功能的调整,宜祛邪与扶正兼顾。亦当注意湿与热、肝与脾的主次位置,采取相应加减变化。
现举一乙型肝炎伴痤疮案说明。方某,男,18岁,学生。患者发现乙肝“大三阳”3年,面部痤疮及肝功能轻度异常1年余。刻诊:颜面痤疮,尤以鼻部周围为甚,丘疹色红,形如粟米,其顶部并夹有小脓疱,疼痛,伴有灼热感,脓疱此起彼伏,反复不断。除胁肋时感不适及脘部偶觉饱胀外,余无他苦。舌苔黄薄腻,舌质红,脉象滑数。
近查肝功能:谷丙转氨酶68IU/L、谷草转氨酶48IU/L,余无异常。乙肝检测:HBsAg(+),HBeAg(+),HBcAb(+)。B超示:肝区光点密集,肝脏轻度肿大。
辨证为湿热毒邪,蕴结血分。治以清利解毒,凉血散瘀。方用五味消毒饮加味。
处方:金银花2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20g,野菊花15g,天葵15g,炙甘草6g,垂盆草30g,田基黄15g,猪苓15g,山豆根15g,黄芩15g,丹皮15g,丹参15g,水牛角颗粒剂30g(分2次冲)。10剂。
二诊:服上方后,患者面部痤疮明显减少,灼痛显减,其顶部的脓疱基本消失。继于前方加太子参、北沙参各15g,再进20剂,痤疮及脓疱得以全部消失。后以原方15剂制成丸剂,每服6g,日3次,以巩固疗效。后复查肝功能2次均正常,并查乙肝五项,“大三阳”均转阴。
按:本案乙型肝炎伴痤疮,与寻常痤疮不同,乃由湿热毒邪,蕴结血分,从孙络而外发皮毛所致。故方以五味消毒饮加减,以清热利湿解毒,凉血散瘀。不仅使痤疮获愈,“大三阳”亦获意外转阴之效。可见五味消毒饮在治疗乙型肝炎湿热毒邪中之重要价值。(张德超)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6001.html

相关推荐

治过敏性结肠炎 闭经 足跟痛方

治过敏性结肠炎方处方:茯苓、山药、白扁豆各等份。用法:研磨成细粉,置锅中焙炒,勿使炒焦。每日2次,每次30克,用开水调成糊状,加糖服,宜空腹。一般服1~2个月。...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214

两种证型治疗龟头包皮炎

龟头包皮炎是指发生在包皮及包皮黏膜的炎症,属于中医的“疳疮”范畴。多种原因可引起本病的发生,常见的有包皮过长、包皮垢刺激、各种感染因素以...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467

腹式呼吸可防肺炎

在老年感染性疾病中,以老年人肺部感染发病率为最高,约占57%,其病死率高达42.9%—50.0%,可见老人发生肺部感染是非常凶险的。而老年人要想健康...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421

郭维琴六型辨治高血压病

郭维琴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著名中医药学家郭士魁教授之女。郭维琴继承其父郭士魁教...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927

肝硬化来临时还有哪些症状

肝硬化 是慢性进行性肝病,是因为一种或多种病因长期或反复所生成的弥漫性肝损害。患者出现广泛的肝细胞坏死,残存的肝细胞出现结节性再生和结缔组织增生,从而使得肝小叶...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261

从肺治疗心肌炎

笔者曾治疗 2 例心肌炎患者, 均选取瓜蒌、 薤白等 药物, 取得了较好疗效。一位是上海第五人民医院科 教处的何老师, 女, 50 余岁, 既往有哮喘病史, 哮...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114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