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内经

《黄帝内经》的食养之道

当下,人们对《黄帝内经》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希望得到来自经典的价值理念上的引领和具体生活实践上的帮助。但人们对它的认识、挖掘、利用还远远不够。另一方面,在市场这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00

《内经》十三方

《内经》十三方,所用药物大约有三十来味,半夏是其中之一。仲景书中用半夏者共计42次,居第6位。除“出汗”外,凡《本经》述半夏主治,仲景皆...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44

跟《内经》学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涉及情志的生理病理及其运用的内容不胜枚举,其养生学说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在情志因素损害健康日益严重的今天,更有借鉴意...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47

《黄帝内经》神志理论论要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人类疾病谱发生了重 大变化, 由过去的传染性疾病为主, 转变为心脑血管 病和恶性肿瘤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 。 社会心 理因素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96

《黄帝内经》顺应自然养生

《黄帝内经》作为中国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分为《灵枢》和《素问》两部分,在理论上建立了“阴阳五行学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85

《黄帝内经》两种经脉循行模式解析

•《内经》经脉循行涉及上行性循行模式和十二经循环模式两种。从理论构建的完整性而言,两种模式无疑都是必要的,否则无法形成源自先天、补养于后天的生命生存方...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52

《黄帝内经》——中医流派的先导和源泉

秦汉时期一个重要的文化背景就是诸子百家在学术上的创新与争鸣。成书于汉代晚期的《黄帝内经》之中也体现着各家学说的特点就不难理解了。  现在一般认为,《黄帝内经》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65

《黄帝内经》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 是构建中医 理论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象思维的起源可上溯于《黄帝内经》 ( 以下简称《内经》 ...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58

《内经》论风寒湿邪痹证

痹者,闭也。痹证指感受风寒湿等邪气,导致气血闭阻引起肢体疼痛酸楚、麻木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病证。《内经》所论“痹”之涵义主要有...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93

《黄帝内经》论“脑病”

脑主神、主思维,这是中国人固有的看法。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看法逐渐被心主神、主思维所取代。只要回眸古人对脑的局部解剖的观察,对脑的主视觉、主听觉、主语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05

运用《黄帝内经》意象思维论治便秘

意象思维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土壤之 内, 贯穿于整个民族的科技、 文化、 艺术等领域, 是我们 祖先认识世界最根本、 最重要的思维方法 [1 ] 。远在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29

《黄帝内经》教您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上曾讲到春天养生的 重点:春三月,此谓发陈。养生是积极 的,把现有的生命再加培养,就是“养 生”。春天应该如何“...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95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原文: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中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75

砭术《黄帝内经》止疼痛

砭术见于(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砭、针、灸、药、导引五大医术之一,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腹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刮法 适用于疾病初期...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05

临床需要读 《黄帝内经》应该如何读?

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人才培养特别是优秀中医 临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读经典做临床之 风蔚为壮观,但是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实际操作过程 中,处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48

《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辨治

有研究报道,寒热错杂证与脾胃病关系密切。现代关于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研究大多围绕《伤寒论》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类经方的运用展开,而对于《内经》首先提出胃肠寒热错杂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