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内经

小议《内经》之“固气”

固气,在《内经》中是与“客气”相对应的病理学概念。《素问·标本病传论篇》有“人有客气,有同气。小大不利治其标,...

养生秘方 2025-10-20 0 1671

《内经》论汗证

《内经》认为,汗为人体之津,属于人体五液之一,《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素问...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3710

《黄帝内经》大脉小脉考辨

大脉、 小脉最早见诸仓公诊籍。 《黄帝内经》 (以 下简称《内经》 ) 对二脉多有记载, 视其为纲领脉。 然而在后世流传过程中, 有观点认为大脉与洪脉、 小 脉...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924

论《内经》标本理论

《内经》中有关标本的内容散见于众多篇章中,如《素问·标本病传论》、《素问·至真要大论》、《素问·汤液醪醴论》、《素问&...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404

《内经》理论建构的奉献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成书于《史记》(公元前91年末~90年头)之后,《七略》(公元前6年)之前,全书首要是以黄帝与岐伯等6位属臣问对办法,探讨了医药学常...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944

《内经》“祝由”新解

“祝由”疗法出《素问·移精变气》篇:“毒药不能治其内,针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祝由而已。”原文描述...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835

《内经》是后世中医学发展的根源

•学习研究《内经》,不仅要领会其提供的理论精华,更应深刻领悟先人们认识世界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思维方式,而结合临床实践是研读经典的最高境界。&ldqu...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812

总结《内经》中风病的理论

中医认为,风邪为百病之长,是外感病邪的先导。风邪具有“善行而数变”的特点,所谓“无常方”,即无常规。风邪客于人体...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891

学习《内经》诊法学的全体观思维

《内经》是中医的奠基之作,翻看历代名医名家就会发现,先贤们无不对《内经》推崇之至。现各界也掀起学习以《内经》为代表的中医经典的热潮,各大中医药院校也着重要从头回...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911

《内经·素问·五藏别论篇》释义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方士,或以脑髓为藏,或以肠胃为藏,或以为府。敢问更相反,皆自谓是。不知其道,愿闻其说。岐伯对曰: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3023

《黄帝内经》学术体系结构

《黄帝内经》的成书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其中《黄帝内经》学术体系是其关键。《黄帝内经》主要围绕人的健康、疾病进行阐述,形成了有关人的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437

《黄帝内经》两种经脉循行模式解析

•《内经》经脉循行涉及上行性循行模式和十二经循环模式两种。从理论构建的完整性而言,两种模式无疑都是必要的,否则无法形成源自先天、补养于后天的生命生存方...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998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原文: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中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