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内经

《黄帝内经》象思维中的逻辑问题

象思维是中医学重要的思维方式, 是构建中医 理论的主要工具之一, 在中医理论体系中具有不可 替代的作用。象思维的起源可上溯于《黄帝内经》 ( 以下简称《内经》 ...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58

《内经》论风寒湿邪痹证

痹者,闭也。痹证指感受风寒湿等邪气,导致气血闭阻引起肢体疼痛酸楚、麻木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病证。《内经》所论“痹”之涵义主要有...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93

《黄帝内经》论“脑病”

脑主神、主思维,这是中国人固有的看法。由于受传统文化的影响,这一看法逐渐被心主神、主思维所取代。只要回眸古人对脑的局部解剖的观察,对脑的主视觉、主听觉、主语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05

运用《黄帝内经》意象思维论治便秘

意象思维根植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土壤之 内, 贯穿于整个民族的科技、 文化、 艺术等领域, 是我们 祖先认识世界最根本、 最重要的思维方法 [1 ] 。远在中...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29

内经·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原文: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藏府中阴阳,则藏中为阴,府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75

砭术《黄帝内经》止疼痛

砭术见于(黄帝内经),是我国古代砭、针、灸、药、导引五大医术之一,可疏通经络,活血止痛,常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所致的腹痛。具体的治疗方法如下。刮法 适用于疾病初期...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05

临床需要读 《黄帝内经》应该如何读?

读经典做临床是中医人才培养特别是优秀中医 临床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近年来读经典做临床之 风蔚为壮观,但是在读经典做临床的实际操作过程 中,处于中医四大经典之首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48

《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辨治

有研究报道,寒热错杂证与脾胃病关系密切。现代关于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研究大多围绕《伤寒论》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类经方的运用展开,而对于《内经》首先提出胃肠寒热错杂证...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66

《内经》论汗证

《内经》认为,汗为人体之津,属于人体五液之一,《灵枢·决气》云:“腠理发泄,汗出溱溱,是谓津。”汗由水谷精气所化生,《素问...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93

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

平日反复阅读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其中的不少名句让我受益匪浅,每每能从这些名句中领悟些许人生哲理。  《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43

内经论六淫致病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六淫致病的临床表现特征的描述。一般来说,...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26

《内经》论水肿

水肿证因水泛滥肌肤而浮肿,《内经》称为“水”、“水胀”。《灵枢·水胀》对水肿症状进行了描述,云:&...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59

从《黄帝内经》中获取智慧和力量

《黄帝内经》是来自遥远的上古文明如果把中医譬喻为一棵参天大树,那《黄帝内经》这部经典就是这棵大树的树根。《黄帝内经》开篇是“上古天真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99

《内经》中四种长寿之人初探

《内经》称摄生者为人,并将其分为与道同生的真人、通达于道的至人、顺从于道的圣人、符合于道的贤人。真人:他们掌握了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能够调节呼吸,吸收精纯的清气...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30

论《内经》对宗气的认识

脏腑功能的正常,必须有一定的物质基础,宗气即为保证人体脏腑功能正常的重要物质基础。在《内经》的《灵枢·邪客》、《灵枢·五味》、《灵枢...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12

《黄帝内经》中吃不胖的诀窍

现代女性常为肥胖而烦恼,其实只要选对时间进食,就不会发胖。在《黄帝内经》里所提到的各脏腑气血运行时间的不同,就可以找到一个能够让人大吃大喝而不会胖的时辰,那就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