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内经

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形与神俱”

形与神是生命活动整体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形,是人体一切有形之质的概括,又称形体;神,是指人的精神活动及功用。明代大医学家张景岳在《类经》中说:“形者...

养生秘方 2025-10-01 0 2914

读《内经》 新释(七绝)

沁园春·《内经》医学巨舟,华夏传承,启始春秋。况先贤宝卷,百科齐揽,天经地构,兼收并蓄。辉映长空,彻鸣天地,千万医轮总载游。望川岳,叹古疆今地,仍...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2367

针灸的起源《黄帝内经》

针灸疗法,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伟大发明,是人类健康保障的重要手段之一。在中国已经有着数千年的历史,曾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与繁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针灸是中医学的...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448

内经中的壮火与少火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云:“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味厚者为阴,薄为阴之阳。气厚者为阳,薄为阳之阴。味厚则泄,薄则通。气薄则发泄,厚则...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2288

跟《内经》学情志养生

情志养生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内经》涉及情志的生理病理及其运用的内容不胜枚举,其养生学说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在情志因素损害健康日益严重的今天,更有借鉴意...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2531

论《内经》脏腑与时辰配属

古代的计时,主要是根据太阳之升落、天色的明晦,而将一日分为不同的时段。“时”,指时段,有的是指瞬间现象,有的则较长,且一年四季昼夜的长短...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96

《内经》论风寒湿邪痹证

痹者,闭也。痹证指感受风寒湿等邪气,导致气血闭阻引起肢体疼痛酸楚、麻木沉重,关节屈伸不利等症状的一类病证。《内经》所论“痹”之涵义主要有...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01

《黄帝内经》教您如何养生

《黄帝内经》上曾讲到春天养生的 重点:春三月,此谓发陈。养生是积极 的,把现有的生命再加培养,就是“养 生”。春天应该如何“...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2193

《内经》论胸痛

胸痛指以胸中疼痛为主症的一类病证,或某些疾病中的一个症状。胸为心肺之外廓,胸胁为肝胆经脉之所过,气机升降之道路,肾之经脉从肺出络于心,故胸痛多与心肺疾病、肝胆气...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14

北斗历法在《黄帝内经》中的应用及意义

历法是推算年、月、日的时间长度及其之间的关系,制定时间序列的法则,是协调历年、历月、历日和回归年、朔望月和太阳日的办法。所以,用以推算年、月、日的长度和它们之间...

养生秘方 2025-09-30 0 1658

一部《难经》知要义 内经释惑之篇

临江仙·赞秦越人《难经》一部《难经》知要义,内经释惑之篇。提精答要解疑团。询题八十一,化困渡津关。秦越人功长不没,宛如灯塔光燃。医河病海导航船。拨...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574

《内经》对胃肠寒热错杂证的临床辨治

有研究报道,寒热错杂证与脾胃病关系密切。现代关于脾胃病寒热错杂证的研究大多围绕《伤寒论》寒温并用、辛开苦降类经方的运用展开,而对于《内经》首先提出胃肠寒热错杂证...

精品偏方 2025-09-29 0 2776

偏枯中风《内经》论之

偏枯,又称为偏风,即肢体偏废、半身不能随意活动之证。属于《内经》风证的范畴,在诸多篇章中均有论述,如《素问·生气通天论》、《素问·风...

养生秘方 2025-09-29 0 1980

内经论六淫致病

“风胜则动,热胜则肿,燥胜则干,寒胜则浮,湿胜则濡泻”,是《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对六淫致病的临床表现特征的描述。一般来说,...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1770

《解析黄帝内经》学术价值谈

作为中医学第一经典的《黄帝内经》,汇集了秦汉之前漫长历史旷野所积淀的医疗实践经验与医学理论成就,成为后世中医学发展的基石。迄今为止,其构筑的中医学学术体系框架、...

养生秘方 2025-09-28 0 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