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骏是第2~5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博士生导师,安徽省国医名师;“理清温润通补”理论是马骏在长期从事脾胃病证治过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16
方法:患者取仰卧位,将生姜捣成泥状,并与等量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混合,以腰部阿是穴为中心铺直径为10cm、厚度为2cm的姜泥。姜泥上放置直径为5cm、高3cm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21
白酒烧鸡蛋治胃寒白酒50克,倒在茶盅里,打1个鸡蛋,把酒点燃,酒烧干了鸡蛋也熟了,早晨空胃吃。轻者吃一、二次可愈。注意鸡蛋不加任何调料。 (刘玉雯)白菜根治感冒...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04
病案 祛风散寒、活血通络法李某,女,50岁,2004年5月12日诊。患者头晕头胀,头皮麻木、胀痛,双上眼睑下垂,上睁无力已一月有余。经多方治疗无效,舌暗淡,苔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51
首先,冬季饮食的要点在于增强御寒和抗病的能力。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被称为产热营养素,故冬季要适当增加富含这些营养素的食物。一日三餐除了主食—&m...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23
流感、伤寒等时感高热疾患恒多卫气同病之候,若能打破先表后里之成规,及时采用解表清里之剂,内外并调,多能收事半功倍之效。 国医大师朱良春认为治外感高热,要见微知...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94
一月气候特点:一月包含小寒和大寒两个节气,是一年中最冷的季节。大寒、小寒表示寒冷的程度,从字面理解,大寒冷于小寒,但在气象记录中,小寒却比大寒冷。 中医认为,...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42
方法:取白萝卜 1个(约300克),蜂蜜30克,白胡椒5粒,麻黄2克,将萝h洗净,切片,放人碗内,依次倒入蜂蜜、白胡椒及麻黄后,蒸30分钟,趁热顿服,卧床盖被,...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77
中医认为,人的脾胃维系着全身机能的运作,所以在身体某些部位发生变化时,就可反过来推测是否脾胃出了问题。 支持专家:林寿宁广西中医学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 便秘因...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42
在炖鸡汤中,放上一点白胡椒粉,味道愈加鲜美,并且使人减轻油腻感觉。 胡椒不仅是家庭厨房中常用的调料,也是一味中药。《本草纲目》指出,“胡椒暖胃,除...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50
寒冷冬日,最幸福的事是什么?一家人围坐桌前,吃顿热乎乎的炖煮菜!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豆角炖土豆、酸菜炖粉条……各种炖菜回归餐桌,...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29
风寒湿性关节痛是指人体感受风寒湿邪后所引起的肌肉、关节疼痛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其临床特点是遇寒冷或天气变化则病情加重,故冬季多发。属中医“痹证&rdq...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67
肺处于人体胸中最高的位置,中医认为,肺为华盖,即是形容肺像雨伞一样给五脏六腑挡风遮雨。与皮肤、胃肠相比,肺这道防卫细菌入侵的屏障最为脆弱。西安红会医院内科主任、...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13
农谚道:“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南京市中西医结合医院的专家提醒广大朋友,“寒露”节气后要重点提防凉燥,饮食住...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26
感冒作为一种常见病,一年四季都会出现。但秋冬季节,气候变化剧烈,早晚温差较大,稍不注意就容易感冒,再加上有人片面强调“春捂秋冻”或是追求...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801
方一 生麻黄70克,荆芥、防风、葛根、桑叶、菊花、桑白皮、桂枝各50克,黄芩、细辛各25克。先将上述药物放到锅里,加入1500毫升水,煎煮20分钟后,将煎液倒进...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98
姜糖茶功效:发汗解表,祛风散寒。适用于小 儿感冒初起,发热恶寒,头痛身痛,口不渴。材料:生姜10克,红糖15克。用法:将老生姜洗净、切丝,放人大茶杯内,冲人滚开...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64
治疗中焦虚寒而兼有气滞者,《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中载有两方:一方是治中汤,即理中丸加青皮、陈皮;一方是枳实理中丸,即理中丸加枳实、茯苓。 “治中汤:...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744
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因胃有毛病而苦恼。时下养胃的方法花样百出,但也存在不少误区,需要加以注意和纠正。误区一:喝粥养胃不少胃病患者认为粥细软,易消...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44
胆虚寒证为胆腑虚寒引 起的一个证候,以胁满口 苦、头晕心慌、畏寒肢冷等为 特征,常见于久病、重病之 后。《素问·奇病论》早有“胆 气虚...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31
经验方:桂枝10克,地肤子20克,荆芥、防风、羌活、干姜皮、土茯苓各12克,威灵仙、蝉蜕、赤芍、川芎、柴胡各6克。加减:表虚加黄芪12克;头痛加白芷10克;易出...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11
一、伤寒124方基础方伤寒杂病论,集外感和杂病之大成,内容博广,初学者难以很快掌握要领,经过对其总结,简明扼要列举如下,是其便于运用掌握。 1、 太阳中风表虚...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71
黎爹今年62岁,因常年抽烟喝酒,患上了严重的支气管炎、哮喘、肺心病,平时只要稍受凉就会引发咳嗽、气喘等不适,每次发作都要住院治疗才能缓解。半年前,黎爹无意中听朋...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97
张某某,女,57岁,2013年6月14日,因“面子及双下肢浮肿6天”初次来就诊。四诊:神清,精力疲倦,面色少华,畏寒,咽干咽痒,双下肢轻...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51
小便的颜色、性状等的异常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性质。中医认为,小便的形成与肾和膀胱的功能密切相关,此外还与肺的肃降、脾的运化、三焦的通调和津液的盈亏有关。故观察小...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63
名医治椎动脉型颈椎病(痰浊中阻)方处方:法半夏、陈皮、竹茹、天麻、僵蚕、川芎各 10克,白术、茯苓各12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功效主治:涤痰化浊。可...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08
在寒冷的冬季里,娇嫩的肌肤同身体一样,一不留神就会患上“感冒”,表现为肌肤干燥、蜕皮、发红、发痒等。试试让肌肤告别“感冒&r...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56
宋代养生家陈直认为,有些老人虽已高龄,却面色红润,思辨清晰,举步轻捷,这种情况不是真阳血海气壮,而是缘于“虚阳”。“得虚阳气...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93
马某某,女,4个月,2011年11月14日初诊,其母代诉。患儿5天前腹泻,一日3~4遍,粪质清稀,多泡沫,臭味不甚,肠鸣腹痛,舌苔白腻,经治不见好转。笔者予以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65
取一大蒜头剥皮后洗净,用清水2杯,将蒜瓣和水一起放锅内同煮,水开后煮十分钟左右,趁热将蒜吃掉,水喝尽。晚间临睡前服用最佳。...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