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地,然后有万物;有万物,然后有男女”(《周易·序卦传》中华元典文化把天地人融合为“一而三,三而一”的密不可分的合和关系,一再强调“天人合一”、“天人和谐”。中医经典《黄帝内经》则处处体现着“以天体论人体、以天文论人文、以天时论人时、以天行论人行、以天德论人德”(刘明武《换个方法读〈内经〉》)的智慧。正是这种智慧,使中医学在数千年前就确立了“自然环境—社会—心理—生物”的先进医学模式。可见,“天人合一”、“天人和谐”是中华元典文化的核心理论之一。 养生重在养心, 治病莫忘调神 医学上常常将疾病分成三大类:传染性疾病、非传染性疾病、心理疾病。传染性疾病与致病微生物(致病菌、病毒、毒体等)关系密切,但大多数情况下,导致传染性疾病发生的最主要的原因却是人类破坏了人类和大自然(包括动物、微生物等)的和谐,像 2003 年 SARS 的发生就是由一些人滥杀果子狸等野生动物,破坏生态环境而引起,这难道不与“心”(人的思想)有关吗?非传染性疾病最大的病因是人类贪图享受的结果,以至于很多非传染性疾病都有了一个“富贵病”的别名,这难道不与“心”(人的思想)有关吗?心理疾病最大的病因是患得患失,“知多知少难知足”的结果,这难道不与“心”(人的思想)有关吗?现代医疗仪器能协助诊断我们形体上的疾病,但再先进的精密仪器也无法反映人精神、思想与情感的变化。 《素问》第一篇“上古天真论”指出:“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意思是说,面对各种各样的诱惑,我们的思想应恬静、淡定(淡定即知足),心无杂念,心像宇宙一样的空灵。这样,真气就会在我们体内有序地运行、流动,我们的精神就会 饱满,内守而不外散,疾病也就无法产生。延续了数 千年的“养生重在养心”、“治病不忘调神”的中医药 文化永远不会过时。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