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文章归档

摘苹果 赏红叶

再有几天就要立冬了,深秋的阳光灿烂而温暖,很适合外出旅游。于是,周末我随县诗词协会的几位文友,相约结伴西行,到太行深山里摘苹果,赏红叶。车过柳林,经獐獏,穿越平...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06

六经归纳了脏腑 经络 气血的生理功能

余年少习医,立志于治病救人,为一方良医。始临证,辨证论治必尽心,理法方药求齐备。然,虽有用果者,但不效者亦甚众。处方深思熟虑,效果心中无数。一段时期,诊治越多,...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44

调治面肌抽搐药膳两款

一、防风杞子粥材料:防风10克,枸杞子15 克,小米O.1公斤。做法:防风用纱布包好,加水 与枸杞子和小米共煮粥。粥熟后去 防风,即可食用。功效主治:温散寒邪,...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416

定步动功法

定步动功法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健身法,全套共8个动作,每一个动作都尽量把身体自我牵引到最大限度。每次配合5息(即呼和吸各5次)完成。定步动功法不但对筋骨关节有良...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91

何为暑温卫气营血辨证治疗

虽已立秋,但现在仍归于三伏时节,是一年最热的时分,且降雨较多,构成湿热气候,外感暑温疾病多发。温病学对此多有论说,现重温经典理论,考虑临证怎么治疗暑温病。何为暑...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88

中秋时节 饮之有节 食之有道 防病有法

转眼间,又快到一年中秋时节。中秋是夏秋两季气候变换的分界点。一过中秋,气候显着转凉,昼夜温差加大,尤其是在我国北方,改变最为显着。因而,中秋时节调补一下身体十分...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79

坚持秋防 防暑除湿

尽管处暑已过,然而多地“秋老虎”仍盛行,闷热、高温、潮湿的天气让很多人胃口不好、消化功能下降,出现乏力、倦怠等症状。秋老虎在气象学上是指...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615

养护五脏“六字诀”

六字诀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吐纳法。它通过“嘘、呵、呼、咽、吹、嘻”6个字的不同发音、口型,利用呼吸,充分调动脏腑的潜在能力,以抵抗疾...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01

头伏萝卜二伏菜 三伏里头种白菜

农谚云:“头伏萝卜二伏菜,三伏里头种白菜。”现在已是金风飒飒的晚秋,红艳艳的水萝卜上市了。一棵萝卜从湿润的田畦里拔出来,看着水灵、鲜艳,...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43

糙米的营养价值 做法有讲究

糙米的营养价值比精米高。糙米是稻谷脱去谷壳后的最初部分,而精米是稻谷经精加工后仅剩的胚乳部分。稻谷中除碳水化合物以外的营养成分,如纤维素、蛋白质、脂肪、矿物质和...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629

六气应脉 指风热火湿燥寒六种变化

刘完素运气脉法理论及临床价值探讨气象阴阳的变化, 可以影响血脉的运行。人体对四季气候的适应会相应地反映在脉象上。早在《黄帝内经》时期, 古人已察觉到平人应四时,...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57

程门立雪 丹溪学艺

程门立雪“程门立雪”这个典故见于《宋史·杨时传》,讲的是北宋文学家杨时求学的故事。杨时从小就聪明伶俐,7岁即能写诗,8岁就...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17

芝麻与红薯的食疗

芝麻  芝麻有黑白两种,食用以白芝麻为好,补益药用则以黑芝麻为佳。古代养生学家陶弘景对它的评价是:“八谷之中,惟此为良。”  延缓衰老 ...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108

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学科发展历程

络病理论作为中医学术体系的独特组成部分,是研究络病发病特点、病理变化、临床表现、辨证论治、治疗原则及治法方药的应用理论。由于受到社会环境和科学技术条件的限制,历...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05

清明当防治情志病

清明时节是情志病(精神疾病)的高发期,精神病人在这个时节病情易反复,可能与这个时节气候起伏,病人一时不能适应有关。预防和治疗精神病除了用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心理...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31

合理食药膳 健康长相伴

“民以食为天”是中国的老话,在中华民族的几千年历史文化中,饮食文化是一项历史悠久的特色文化,中国的饮食之美深受国内外人们的青睐与好评,而...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957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

中医急诊学是一门古老而又新兴的学科,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急危重症的病因病机、证候演变规律、辨证救治与处理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在中医学学术发展...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124

自制一种防褥疮爽身粉

长期卧床养病的患者有发生褥疮的危险,而减轻皮肤机械性刺激和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是预防褥疮的关键之一。在护理卧床病人时,可以自制一种防褥疮爽身粉。在100克普通的爽身...

精品偏方 2025-09-09 0 344

戒烟小方

糖渍白萝卜丝方将白萝卜洗净切成丝,挤掉汁液后,加入适量白糖。每天早晨吃1小盘这种糖渍白萝卜丝,就会感到抽烟一点味道都没有。饮普洱茶方临床试验证实,吸烟者若每天饮...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336

苗药赶黄草的功效与应用

赶黄草是苗族民间用以治疗肝病的有效药物,被誉为“神仙草”,广泛用于治肝、养肝、保肝等方面,成为苗医治肝病的经验方和法宝。苗药赶黄草始载于...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136

老人每月要排痧毒

诱发血管硬化、血液黏稠、血压升高及加重糖尿病人的末梢神经病变。除年龄因素外,不良生活习惯,如喜欢喝凉开水、嗜食生凉菜、出汗后不及时洗澡换衣服、长期心情压抑等,都...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52

侗苗族汽浴疗法

汽浴疗法又叫熏疗法,是黔东南苗族同胞最喜好的民间疗法,是利用药物煮沸后产生的汽体来熏蒸身体,以达到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其治疗机制主要是利用药物作用及物理温热作用...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78

中医治体虚多汗

对于身体虚弱引起的多汗,可适当服些中药调理。以自汗(在清醒时出汗)为主,出汗部位以头部、躯干为主,并伴有精神疲惫、食欲下降、大便稀溏、小便清长(即小便色白、量多...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86

中医经典方剂发展思路与展望

经典方剂利弊论经典方剂简称经方, 现今特指汉代“医圣”张仲景所创之方[1]。因经方疗效显著, 配伍精简, 故而一直沿用至今, 广泛运用于...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92

如何正确使用中药代茶饮

中药代茶饮为我国中药的传统剂型,始于唐,盛于宋,成熟于清代,广泛用于内、外、妇、儿、五官科,是治疗疾病、调理体质的一种常用方法。该方法除操作简单、服用方便外,由...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89

滋阴润肺缓干燥 自我调整防“悲秋”

秋分已过,随着气温逐渐转凉,昼夜温差加大,人体新陈代谢渐缓,容易引起感冒、咳嗽。除呼吸道疾病外,有些人会有皮肤干燥、腹泻、便秘、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针对秋季的时...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