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米,又名莲子、莲实、莲肉,为睡莲科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莲的成熟种仁,8~9月间采收成熟莲房,取出果实,去皮心,晒干备用。 中医认为,莲米性味甘、涩、平、入脾、...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05
邓沂,原甘肃中医学院教授,现任职于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为著名中医临床家于己百教授的学术经验继承人,曾被评为“首届甘肃群众喜爱的中青年名中医&rd...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75
一碗中药汤,闻着都是苦苦的,怎么喝?什么时候喝?能不能加糖喝?我们来听听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任欧阳荣教授介绍中药汤剂到底该怎么喝。欧阳荣介绍,中药...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08
蛛网膜下腔出血亦属脑中风的急危重症之一,以剧烈性头痛为主要表现。对于本病的治疗中医特别强调镇肝熄风、化痰降逆,应当说是有其内在的道理的。然而,笔者认为,对本病的...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07
豆豉,在《汉书》《史记》《本草纲目》等古籍中都有记载,是汉族传统的一种发酵豆制品,亦是许多菜系的重要调味料。营养学家认为:豆豉有丰富的豆激酶、蛋白质和人体所需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50
王庆其教授系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五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临床以诊治消化系统疾病及各种杂病见长,对冬令膏方积累了30余...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30
中医认为,盛夏时节,暑热挟湿,蕴结肌肤,毛窍郁塞, 汗泄不畅乃生痱疱。热盛汗出,以冷水洗浴,毛孔骤闭热气 郁于皮腠之间亦生此病。小儿及肥胖者易患。好发于头面、...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85
蚕豆是夏季餐桌上很受欢迎的菜品。中医学认为蚕豆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951
《红楼梦》这部古典文学巨作不只刻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并且还有不少保健摄生的办法值得现代人学习、学习。饮食摄生法 在《红楼梦》一书中介绍了许多食疗方。如在...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701
薜荔主产南方,又名木莲。其果用水洗可作凉粉,藤叶可药用。中医认为,本品性味酸,平,入肝、脾经,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解毒消肿之功,可作食疗用。下面介绍几则食疗方...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001
众所周知,作为解表温里的代表方剂五积散,与之相对的是解表攻里的防风通圣散,两个大方在临床上都大有作为,他们的疗效令人刮目相看,特别是五积散,其疗效令人赞叹。 ...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351
蛤蚧,为脊椎动物守宫科动物蛤蚧已除去内脏的全干燥体,分布于我国南方及西南地区,主产于广西,用时去头、足和鳞片,或炒酥研末。也有单用其尾的。秋冬季节,是慢性支气管...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54
河北中医学院阎艳丽教授擅长治疗肝胆、脾胃、心血管等诸系统疾病,笔者发现临床常用四逆散为底方进行加减治疗,且效果较为理想,体现了中医异病同治的特点。下面对其四逆散...
秘方方剂
2025-09-10
0
409
熊辅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 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现将熊老治疗失眠的经验介绍如下。失眠主要表现为睡眠时间、深度的不足,轻者入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672
随着移动设备的智能化,手机早已不再是单纯的“通信工具”,似乎只有一机在手,才能在这个信息时代存活下来。人们的视线逐渐被手机屏幕占领。长时...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96
菱角果蔬兼用,早在唐代就被皇帝指定为贡品,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赞誉菱角食之尤美,并说“果中此物最治病”。菱角生食味甘,性凉,具有清暑解...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76
张介眉教授是第三、四、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擅长巧思治疗心脑血管、脾胃等科疑难杂症。笔者在此整理1则他巧思治怪病的案例,以飨同道。 周...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754
从古至今,气功的功法不计其数,按锻炼方法进行分类有吐纳类、静定类、存想类、内丹类、导引类等等,在此介绍几种中医导引养生功法。放松功 放松功是原上海市气功疗养所于...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33
由崔国文、谭凤森、崔峥合著的新作《医易同源识病法》问世了,这是中医学界首次把中医论病与《周易》之工具“奇门遁甲”论病结合起来,以实践华夏...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68
目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狭窄性冠状动脉疾病的标准治疗方法,为了指导临床开展PCI术后胸痛、PCI手术前后抑郁和(或)焦虑等疾病的中医诊疗实践,...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24
消化不良是一种由胃动力障碍所引起的疾病,症状表现为腹部不适或疼痛、饱胀、烧心等。消化不良病症用中医药粥对症治疗有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几款药粥供参考。 羊肉高粱粥...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74
生姜是一种常见的中药,也是日常生活中主要的烹调佐料之一。中医认为生姜辛,温,归肺、脾、胃经,可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现代研究则认为,生姜能促进消化液分泌...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96
张介宾,号景岳,别号通一子,明代著名医学理论家与临床实践家,为温补学派的代表医家之一。近贤任应秋先生言:“有明一代,是中医学的鼎盛时期,著名的医学家...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86
西瓜皮又叫西瓜青、西瓜翠衣、西瓜翠,性凉,味甘,有清热解暑、润肺止咳、滋养胃阴、利尿止泻等功能,对暑热烦渴、口舌生疮、小便不利、大便溏薄、咽燥肿痛等症均有独特疗...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856
王自立,男,1936年出生于甘肃省泾川县。“甘肃省名中医”,现任甘肃省中医院首席主任医师,连续五批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114
体、用二字最早出现于《周易》,《内经》中亦有体、用的文字记载。金·李杲在《脾胃论.五脏之气交变论》言:“鼻…&helli...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504
取穴时,手足同名经相应的部位往往可按到压痛点,根据“宁失其穴,毋失其经”的原则,可针刺相应部位的痛点或穴位。 治疗方法不能一成不变,如...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285
一代名医秦伯未先生传世之作《秦伯未谦斋中医学全书》于近日出版面世。秦伯未早年拜孟河医派丁甘仁为师,一生致力于中医临床实践和中医教育,其著作深入浅出,说理之透彻,...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21
中医典籍传承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已成为举世瞩目的科技宝库,和它相伴而生、同步发展的中医古籍目录也以其悠久的历史、扎实的内容列居文化遗产宝座,如何继承、维护、...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735
海带,又名海草、昆布等。海带不仅是“长寿蔬菜”“含碘冠军”,还可入药。下面介绍用海带治病验方数则,请选用。慢性咽...
养生秘方
2025-09-09
0
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