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中暑邪伤津耗气 中成药仁丹

中医认为,“暑为阳邪,其性炎热”,因此真正中暑的人体温都会升高,暑邪伤津耗气,所以人们会感到口渴、乏力,还会有头昏、注意力不集中、动作不...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1798

关节水肿多由风邪夹寒湿之邪治方

运用中医中药熏洗治疗关节水肿32 例,获明显效果,现介绍如下。一、临床资料32例中,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 36~77岁。二、治疗方法处方:海桐皮、威灵仙...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2747

三类人夏天易 湿邪伤害

夏季是潮湿较重的季节,人们常感到身体发懒、易犯困、皮肤发黏、嘴里有甜味、痰多、头沉重等,这说明湿邪侵入了人体。夏季为暑湿主气,尤其在伏天,气候炎热且常多雨潮湿。...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238

H7N9禽流感 正气存内 邪不可干

近期,H7N9禽流感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随着散发病例数的不断增多,越来越多的人试图寻求一些防病的良方,而眼下又是春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的时节,怎样做才能达到有效预...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898

端午佩香囊 驱邪保健康

端午节将至,除了吃粽子,佩带香囊也是一种传统习俗。医生认为,佩带香囊可“驱邪保健康”。  广西中医学院附属瑞康医院中医生杨宇表示,传统的...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665

燥邪化毒 阴伤络阻案

燥邪化毒、阴伤络阻案蒋某,男,61岁。初诊:2010年4月3日。主诉:口眼干燥、腮腺肿胀、周身关节疼痛2年余。患者2008年始双目干涩,口干咽燥,双眼睑皮肿胀,...

精品偏方 2025-09-27 0 3297

生姜的养生功效 开胃健脾驱散寒邪

湖南省株洲市一位名叫甘德珍的老人,如今已105岁高龄,虽满头白发,却面色红润。谈起长寿的秘诀,甘德珍介绍自己常年养成的生活习惯:从不暴饮暴食,吃五六分饱就好,每...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2024

防秋燥 防湿邪 稳情志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几场秋雨过后,气温明显下降,早晚温差相对变大,给适应了炎热的人们带来了较大挑战。在如此多雨的季节替换时节,应该如何顺应时势,保养好自己的...

养生秘方 2025-09-27 0 1360

春季风邪多小心偏头痛

春季属“风”季,冷空气、风邪容易从头部侵入人体,易感风寒,导致气滞血淤而发生偏头痛。对于一些顽固性的头痛,广西区人民医院中医科黄政德介绍...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1705

邪正是一家 祝味菊邪正论

理解祝味菊邪正论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与认识其擅于匡扶人之正气、阳气,增加人体之自然疗能。有时药物发挥作用是扶阳助正之结果,并非药物直接发生作用。  祝味菊(18...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2214

湿邪为病 湿为六淫致病因素之一

湿邪为病,多种多样。三仁汤是治湿证的良剂,疗效显著,变通应用有奇效。湿为六淫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阐述了湿邪与脏腑之间的关系和发病症状,及气侯环境对湿邪致病...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636

桂枝汤功在“祛邪”

韩某,女,58岁。2012年4月11日初诊。  近10余年来汗多如洗,时时烘热汗出,冬轻夏重。伴见睡眠欠佳,手足心热,口疮屡发,喜饮冷。舌质暗红,舌苔黄白,脉弦...

秘方方剂 2025-09-26 0 3043

湿热病 根据湿邪的多少病案举例

赵绍琴在临床实践中,根据湿热病湿邪的多少、阻滞程度将其分为湿阻、凉遏、寒凝、冰伏四个阶段,用药治疗常获得较好的效果。兹简介如下:湿阻湿热之邪监犯,初起多阻滞气机...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1058

湿致病邪气 祛湿法与祛湿方药

湿作为一种致病邪气,具有重浊黏腻性趋下、易阻气机易伤阳的特点,是诸多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赖以生存的内在基础,也是临床许多疾病,尤其是慢性病变过程的常见的原因...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2145

中医理论 痰瘀互结 邪实正虚 多脏同病

痰瘀互结津血同源,为水谷精微所化生,流行于脉内者为血,布散于脉外、组织空隙之中则为津液,经过脏腑气化效果,收支于脉管表里,互为资生转化。在病理状态下,不只能够津...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2325

春季防风邪“春捂”重点

春季防疾病首当防风邪春风拂面而来,它既表示一种气候变化,又可成为致病邪气,使人罹疾。春天阳气上升,人体皮肤开泄,腠理变得疏松,正气卫外能力尚显不足,易为风邪所侵...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3430

伏邪致痹机理初探

《素问·痹论》曰:“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这已...

养生秘方 2025-09-26 0 1692

辨治膜性肾病不离“扶正祛邪”

膜性肾病(MN)又称膜性肾小球病或膜性肾小球肾炎,目前MN分为特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且以前者较常见,其部分可自行缓解,预后不良因素包括严重蛋白尿、高血压、年龄、男...

精品偏方 2025-09-26 0 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