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温热邪气而导致的温病,称为温热病。其特点是:起病急、传变快、变化多、热象偏重、易伤津液。如何针对温热病的性质和特点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辨治,首先就涉及温热病的...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3415
•肝为刚脏,内寄相火,五志过激,阳冒无制,必上扰清窍,出现头晕、耳鸣、呕涎等,此即“升之不息为风阳”,治以潜降法;若气机当升不...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3265
本在何处,源在何方?本在经典,源在临床,这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传承发扬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一致的。《黄帝内经》...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981
说到冬病夏治,大部分人会想到穴位敷贴,其实,冬病夏治的方法很多,除穴位敷贴外,还有艾灸、刮痧、火罐、药浴等。其中,药浴形式多样,有全身药水澡,局部烫洗、熏洗、坐...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890
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气滞血瘀)方处方:枳壳、青皮、香附、当归、五灵脂、川芎各 12克,桃仁、红花、蜈蚣、庶虫各9克,三七粉3克 (冲服),制乳香、制没药、甘草各6...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199
腰痛是指腰部一侧或两侧疼痛而言。“腰为肾之府”,所以腰痛和肾的关系最为密切。腰痛有外感与内伤等原因,主要应以内因为主,所谓“...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735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黏膜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早期症状轻微,晚期因炎症加重,其病情呈缓慢进行性进展,部分患者可发展成慢性阻塞性肺病,严重者常发生...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735
笔者有幸跟师首届岐黄学者、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教授蒋健学习,现总结其应用参芪芍药甘草汤治疗老年女性尿失禁验案如下。顾某,女,70岁,2023...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407
大家或许都知道,“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特点,也是中医特有的特长,那么“证”究竟是什么?至今还没有哪部书能够简明地说...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3196
河南名医治阳强(阴虚瘀血)方处方:熟地24克,山药、山茱萸、知母、黄柏各 12克,茯苓、丹皮、桃仁各10克,泽泻8克,水蛭5 克,虻虫3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684
外火主要由感受温热邪气所致。火邪甚于温热,“温为热之渐,火乃热之极”。而风、寒、暑、湿、燥邪入里皆可化火,称为“五气化火&r...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442
头痛一证,有外伤、内伤之分,而外感又有风寒、风热、风湿之别,内伤有肝阳、肝火、痰浊、血瘀、气虚、血虚、阴虚、阳虚之异,当辨证论治,立方遣药。 气虚头痛:头脑空...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1579
中医治病必须辨证施治。《内经》中“审察病机”与“谨守病机”,就是强调辨证分析。辨证的前提是什么?辨证的前提就是抓...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021
•分主次对证施治,虽主药宜重宜准,却不可过重过切,以免拘谨板滞;次药宜分宜散,又不可面面俱到,唯恐喧宾夺主。•证候倘或轻重难易一时无辨,则当...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039
膀胱咳证治源流探讨膀胱咳是一种咳嗽时有不自主漏尿的病证, 属 于现代医学压力性尿失禁的范畴 [1] 。 这一古病证名首 见于《素问·咳论》 , 属...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585
•中医学原本存在从志意辨证角度分析解决精神行为问题的思路和方药。然其在传承中曾被遗失,究其原因,对性、情、欲、五志生理概念异质性的忽视是关键因素。&b...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665
中医治疗皮肤病,多采用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中医认为皮肤病的发生往往是气血阴阳与脏腑功能失调的外向表现,因此常外病内治,遵循整体观,达到阴平阳秘。中医正是从不...
精品偏方
2025-10-04
0
2750
近代中医大师张锡纯不仅学识渊博,而且有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他是较早运用中西医理论研究《伤寒论》的医家之一,对《伤寒论》的阐发见解独到,对学者启发匪浅。远绍仲景 ...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328
2010年秋,细雨绵绵,闲赋在家,翻旧书资料以图消遣。忽见1975年余侍诊时一则案例,跃然眼前。 案载李姓女,37岁,以顽固性尿血就诊。其起因乃由于过度劳累,...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014
肩颈综合征虽然可以说是一种小病,但如果发展下去,也会造成肌肉的萎缩和颈椎病变。所以大家出现了这种经常性的肩背不适症状,就应该及早到医院去就诊,明确诊断,防止疾病...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523
咳痰不止时,多数人会选择服用康必得、感康、感冒冲剂等常见感冒药来缓解症状。但专家指出,这种做法并不能有效化痰。其实,要想对症用药,可先观察痰液的颜色,因为不同的...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652
提起补益类中成药, 许多人首先会想到六味 地黄丸,有不少人把它 当作“补肾神药”,根本 不知道自己虚在哪儿, 拿来就用,这是典型的 不辨...
秘方方剂
2025-10-03
0
1823
病初脾胃失健,湿邪内生,郁久化热,湿热内蕴,外越肌肤则疹色鲜红,浸淫流液,病久反复发作,阴血被耗。气血失和,化燥生风,肌肤失养,粗糙肥厚,缠绵难愈。总之,该病属...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505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快节奏高效率的生活方式出现,在这种长期高压状态下,社会因素及心理因素导致的躯体疾病即心身疾病人群越来越多,中医心身医学也就应运而生。中国中医...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043
同很多中医学子一样,笔者常困惑:临床中疾病纷繁复杂,病情变化莫测,如何才能在诸多症状中,准确辨证,处事不惊呢? 方证初悟 笔者之前一直习惯于脏腑辨证。围绕主...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952
田金洲补肾健脾活血利水治疗特发性脑积水正常压力脑积水是一种虽伴有脑室扩大但脑 脊液压力正常,以行走障碍、痴呆、尿失禁三联 症为主要症状的综合征。头颅 CT 或 ...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428
吴春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经验撷英近年来,中国高血压病的患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1]。原发性高血压是不继发于其他疾病,且难以找到确切病因,以血压升高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181
中医治病靠辨证寻源知机,然后靠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组方,从整体平衡的认知来把握调和人体阴阳气血,养胃补津,扶正祛邪,恢复人体自我修复机能以达中和平衡之境,即...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2668
辨证分型是辨证论治体系的重要内容之一。在辨证论治体系中,自古即有辨证分型的一类。现代的辨证分型发展很快,不仅成为临床医学论文的形式之一,也有很多教材采用了辨证分...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2050
痔占所有肛肠疾病的80.6%,男女老幼均可罹患。根据痔的发生部位不同,临床上痔可分为内痔、外痔和混合痔三类,以便血、脱出、坠胀、疼痛等为主要表现,在辨证的基础上...
精品偏方
2025-10-03
0
1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