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悟透仲景是如何创立和运用辨证论治体系

本在何处,源在何方?本在经典,源在临床,这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的“读经典,做临床,拜名师”传承发扬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一致的。

《黄帝内经》《难经》奠定了中医的理论体系架构,张仲景则建立了中医辨证论治这一体系的巍峨大厦。欲溯本求源,就必须悟透仲景是如何创立和运用这一辨证论治体系的。

辨证论治体系如何创立

张仲景首先将百病依据《内经》阴阳学说,分为阴阳两大类。正如《金匮要略》所言:“阳病十八,阴病十八,五脏病各有十八,合为九十病。”然阴阳各有多寡进退,又将阴阳二病进而分为三阴、三阳六病。六病之中,仍然有阴阳多寡进退,如太阳病分为太阳伤寒、中风、温病三纲鼎立。太阳中风,又有兼夹、传变等诸多不同,因而又进一步分类,如桂枝汤证之中,又分为桂枝去芍药汤证、桂枝汤去芍药加附子汤证、桂枝加桂汤证等等,一直分到每位患者、不同时空的证,这就是辨证论治的个体化。

证、脉是辨证的核心和灵魂

每个证,都须明确性质、病位、程度、病势四个要素,可简称为四定。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而脉是辨证论治的灵魂、精髓。证确定了,法由证出,方依法立,此即平脉辨证的全过程。

中医的根本特色是辨证论治,证是辨证论治体系的核心,而证又依脉而定,因此,脉又是辨证论治体系的精髓、灵魂。掌握了脉,就掌握了平脉辨证体系的钥匙。

以脉定证,这在《伤寒论》和《金匮要略》中俯拾皆是,如《伤寒论》首列《辨脉法》与《平脉法》两篇。脉阳证阳,脉阴证阴。在每篇标题中,皆明确指出,“脉证并治”,脉在证之上,意为以脉定证,法依证立,方由法出。在辨证论治总纲中又曰:“观其脉证,知犯何逆,随证治之。”观其脉证,就是平脉辨证。

四诊之中,以脉为首,脉诊在诊断中的权重占50%~90%。脉无假,只存在对脉的认识问题,而不存在舍脉从症的问题。脉的原理是气血变动,虚实则是脉之总纲。学习脉诊,要明于理,而不拘于迹,要学会动态诊脉。

平脉辨证这一思辨体系可具体化为以下几点:以中医理论为指导,以脉解症,以脉解舌,方无定方,法无定法;以整体观为指导,胸有全局,整体辨证;平脉辨证;首分虚实;动态辨证;崇尚经方。

如何发扬中医

中医不仅要传承,更要发展。中医的发展有两种途径:一是传统的发展途径;二是与现代科技手段结合的发展。

与现代科学手段相结合的研究,应以证为核心,找好切入点。这种科研成果价值大小的标准,要看对中医发展有多大裨益。国家“十二五”支撑课题“汗法治疗寒凝证的研究”,就按此思路进行设计。汗法自古以来就限于治疗表证,“汗以解表”“在表者汗之”,而我们提出汗法大量用于里证,其依据就是《素问·举痛论》。寒客脉绌急则痛,供血减少则引发心绞痛、高血压、肾病,以及消化、呼吸等诸多病证,发汗散寒解寒凝,就可以改善脏器的血供,治疗上述诸多疾病。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7999.html

相关推荐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金杰运用加味四妙散经验拾萃

金杰教授从 1999 年至今一直从事临床教学科 研工作, 善于运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诊断治疗精神、 神 经及心理障碍性疾病, 临床疗效显著。笔者有幸跟 随金杰教授临...

秘方方剂 2025-10-27 0 1499

脑出血扶阳固脱并用

脑出血病情既见闭证,又见有脱证的表现,要以回阳为要,且扶阳固脱并用,方能转危为安。下面举例说明。  潭某,男,69岁,2007年11月2日初诊。患者左半身突然活...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191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