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肺与秋季 防暑降温不放松

《立秋》
宋·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本年8月7号迎来立秋节气。立秋并非意味着真正秋天的到来。立秋后,炎夏的余热未消,尽管昼夜温差变大,可是白日仍然很热,暑气逼人,气候逐步转向干热。所以,防暑降温还要继续,不能有丝毫慢待。怎么度过这炽热枯燥的初秋季节,唐山市中医医院肺病科孙惠敏主任医师为我们介绍立秋摄生小常识,一起来看看:
防暑降温不放松
中医以为,肺与秋季相对应,而秋季枯燥,肺是喜润恶燥的脏器,燥易伤肺。肺之气阴缺乏,会对外界不良影响的耐受性下降,易出现鼻痒枯燥、咽干喉痛、咳嗽喘息等一系列呼吸道疾病。立秋后,需求润燥、养阴、润肺。
防备秋燥,首先要确保日常足够的饮水,也能够经过日常饮食,如粥、豆浆、牛奶来帮忙补水,一起多吃些萝卜、莲藕、葡萄、西红柿、梨等润肺生津、养阴清燥的食物。别的,要尽量少食或不食辛辣酷热之品,少吃油炸、肥腻食物,以防加剧秋燥症状。
本年立秋仍处在“三伏天”内,暑气一时还很难消。孙惠敏提示,此刻节只是迟早气候偏凉,白日仍然炽热,居民要密切注意气候预报,要注意防暑降温,警觉“秋老虎”发威。尤其是在户外或高温环境下作业的人群,一定要当心中暑的发作。主张我们室内开空调时刻不宜过长,夜里最好不开或只除湿。
寒凉食物不多吃
老百姓常言“秋瓜坏肚”。意思是说,此刻节,凉性食物要适量食用,如西瓜、香瓜等。这是因为,刚刚入秋,人的脾胃受炽热气候影响,功用较弱,还未完全康复,因而入秋后养好脾胃很重要,能为一年的身体健康打好衬托。瓜类多属凉性食物,多食伤脾胃,要适量食用。一起,秋天枯燥易便秘,应多食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地瓜、白菜、芹菜、豆芽、香菇、海带、紫菜、卷心菜、胡萝卜、魔芋等,日常多喝水,清晨5~7点是大肠经值班的时分,此刻喝一杯水可促进大便晓畅。
起居有节防伤风
立秋后,白日炙热的气温到了晚上就会开始变得清凉起来,此刻节应适应大自然改变,逐步早睡晚起些,以确保足够的睡觉。别的,迟早温差过大,穿着也要依据一天的温度改变来增减,不然冷暖失宜,简单引起伤风。
日常主张按揉“足三里”穴道来强身健体。该穴道于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最常用的按摩方式之一是手握成拳,以食指榜首指节的反面作为着力点,或者手自然打开,以拇指腹作为着力点,在选定的穴道上绕圈按揉。按摩3~5分钟。
运动训练要适量
立秋后暑热仍没有完全衰退,在这个时节进行健身训练应该防止剧烈活动,避免大汗淋漓,耗气伤阴,加剧秋燥。尤其要提示中老年朋友,相同的环境,相同的运动强度,中老年人的承受能力要低于年轻人,所以膂力耗费过大的运动项目不合适中老年人。运动的时刻段最好挑选一早一晚进行,高温环境下不合适运动。(史爱华)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9510.html

相关推荐

含“灵宝”的中医方剂

中国幅员辽阔,历史悠久,地名就有千千万,因此研究地名也成为一门学问。要说最与道家结缘的,与中医关系最密切的地名,非灵宝莫属。  “灵宝”...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1289

中药内服穴位敷贴治疗尿毒症

尿毒症是人们共知的慢性疑难病症。中医治疗尿毒症有明显的特色。良好的疗效应该建立在各种方法协调配合的基础上,除了透析和药物治疗外,中医在治疗尿毒症上的优势也是毋庸...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2347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2

老年性痴呆中医药治疗或有优势

●2010年全球有3560万痴呆患者,预计2050年将超过1.15亿。其中最常见的痴呆类型是阿尔茨海默病,即老年性痴呆,约占痴呆病例的60%~70%。中国现已成...

精品偏方 2025-10-27 0 232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