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调节精神要做到精神内守

压力过大、熬夜伤神、饮食不节……生活中的种种不健康行为都在消耗着我们的健康,如何科学健康的保养自己,增强体魄,是如今大家最关心的话题。   中医历来重视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健康的密切关系,提出“形神合一”学说,强调调节精神要做到精神内守,保持平和乐观的心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节。   豁达开朗,乐以忘忧 乐观宁静的心态是人体健康的正常需要与基本保证。中医历来主张“和愉”,提出“安神宜悦乐”,要求人们做到性格开朗、目光远大,保持乐观情绪,遇事泰然处之,“爱憎不栖于情,忧喜不留于意”;要做到知足常乐,《遵生八笺》认为“知足不辱,知止不怠”,说明只有知足,才能做到随遇而安,使内心恬静,使精神处于稳定自守、乐观的良好状态。   淡泊宁静,清心寡欲 中医认为“养生莫若寡欲”,《养生论》说:“清虚静泰,少私寡欲,知名位之伤德,非贪而后抑也。”这是要求人们明确贪欲对健康的危害,正确对待个人的利害得失,真正做到少欲无私,保持淡泊宁静。   喜怒有节,不妄作劳 喜怒人人皆有之,太过则有害。《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喜怒过多,神不归室。”《灵枢》亦说:“喜怒不节,则伤脏,脏伤则病起于阴也。”这些论述都说明了喜怒不节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因此认为人应该客观理智的对待生活、工作问题,做到心无大喜而有常乐。冷静处事,提倡忍让,戒怒戒嗔,保持心志平和。   切忌伤悲,避免惊恐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人生的道路难免会有悲哀伤愁,而忧愁悲伤可对健康产生巨大危害。《内经》说:“忧悲思虑则伤人”,《养性延命录》亦说:“多愁则心摄”,所以要求人们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内经》曾说:“恐则气下,惊则气乱”,因此应避免惊吓等外界的突然刺激,加强意志锻炼,自觉消除不必要的恐惧心理。   省思少虑,定志宁神 思虑是人的精神活动之一,人必有所思,亦有所虑。但少思则神活,多思则神败。中医认为思虑过度则伤神,《彭祖摄生养性论》说:“切切所思,神则败”,所以主张省思少虑,以使精神安宁,以有益健康。   修身养性,积善成德 古人云:“仁者寿”,孔子也说“大德必得其寿”。《医先》提出“养德、养生无二术”。道德高尚,慈善为怀,助人为乐可使人精神愉悦,从而有益身体健康。   保持良好心态的同时,生活中也要注意饮食有节,即做到“食宜早些,食宜缓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暖些,食宜轻些”;坚持适量运动,积极参加体育活动;顺应四时,起居有常,善自调摄,安卧有方。各方调摄,内外皆养,建立健康的日常养生观念。(尹常健)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60955.html

相关推荐

身体不适 自我调治

1.情绪激动:清做10次深呼吸,,吸气要短,呼气要长,即1次吸人,分3-4次呼出,可迅速平复激动的心情。2.头胀:身体坐直,把头尽量向后仰,坚持8-10秒钟,然...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604

九种体质的饮食、运动调理方法

“我这人啊,怎么吃都不胖,脸色通常偏黄,也不知道属于什么体质,一直想找个中医询问该怎么调理?”49岁的陈阿姨近来想调养身体的欲望越发强烈...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59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 调理辨证施治

人的一生大约有1/3的时间在睡眠中度过,长期失眠不仅会降低人体免疫调节能力,还会增加心血管病、糖尿病、肿瘤等病的患病风险。  难以入睡,入睡后经常做梦,看起来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226

李可:精勤不倦 博览群书

李可(1930年~2013年),著名中医,他用药独具特色,在中医界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他高超医术,与其终身刻苦读书是分不开的。他生前曾说:“我一生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44

面神经炎药膳

面神经炎是一种常见的周围神经疾病,多发生青壮年,目前发病原因不详,可能与病毒或风湿性损害有关,麻痹症状,常只发生于一侧面部,表情动作消失前,额无皱纹,眼裂扩大,...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580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