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防治老年人低体温 低体温可致残





【案例】75岁的曾大爷近日出现怕冷、手脚发凉症状,他自我诊断为“风寒”,自煎姜汤口服未见效,故告知子女。子女认为“低体温利于长寿”,故未做任何处理。半个月后曾大爷上述症状加重,双脚不能走动,触之无反应,故子女急送某医院求诊。医生诊断为血液循环不良所致的双脚缺血性坏死,需要截肢。曾大爷和子女们后悔莫及。





【医生点评】老年人,特别是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常有畏寒、四肢发冷,腋下体温在35℃-36℃之间,口腔温度低于34.4℃,则可以诊断为低体温。有的人认为,低体温特别是老年人低体温无关紧要,甚至可以降低机体代谢率,有利于长寿。其实,这是不对的。老年人低体温严重时可致残(如本例)、致死。





低体温的症状,在循环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周围血管收缩、低血压、心律失常,严重时可诱发心室纤维颤动(室颤)——这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在消化系统方面可表现为胃肠蠕动减慢、胃扩张和肠麻痹等;在呼吸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呼吸无力、呼吸困难甚至肺不张等;在神经系统方面可表现为反应迟钝、意识不清,较严重的可表现为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濒死状态,或发生惊厥、抽搐、癫痫发作等。





一般来说,老年人低体温是由于年老体衰、低代谢率、新陈代谢减慢引起,对于营养不良或长期卧床的老年人时有发生,这是不可逆的生理现象。老年人患感染性疾病时可出现发热,也可出现低体温(机体反应差所致)。但发热较易被察觉,能及时得到纠正,如果低体温不能被及时察觉,后果轻则影响生命质量,重则可致残(四肢末端因缺血缺氧坏死截肢)、致死(因心室颤动致心跳骤停),这对于患有心脑血管疾病者尤其危险。

如何防治老年人低体温






●注意保暖 当室内或周围环境温度低于18℃而又未采取保暖措施(如开放暖气、生火取暖、电热毯取暖等)时,则容易发生低体温,故应设法使居室或环境温度高于18℃,及时增减衣物,注意保暖。




●摄入足够热量 饮食如无明显禁忌,应摄入均衡的蛋白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有瘦肉、鱼类、乳类和蛋类等)、碳水化合物(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有谷类、面粉类和糖类等)、多种维生素(如维生素A、B1、B2、B6、B12、C、D和E等)和微量元素(如锌、铁、磷、镁、钠、硒、钾和钙等)。




●增加体力活动 缺乏体力活动可使心跳、呼吸减慢,思维迟缓,对低温环境反应也迟钝,血液循环减慢,身体——尤其是肢体易出现供血不足而导致低体温,故低体温的老年人应适当增加体力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使肢体温暖起来。




●勿服三环类抗抑郁药(如多虑平) 三环类抗抑郁药可削弱体温调节中枢的功能,使体温调定点下降到正常以下而呈低体温状态,故老年人低体温者应尽量不用此药,或者改用类似作用的其他药物。此外,口服抗组胺类药(如扑尔敏、非那根、苯海拉明等)也可导致低体温。




如经上述处理1-3天未见明显效果,应立即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酌情给予复温治疗),以免长时间低体温导致身体出现器质性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573.html

相关推荐

九个有效偏方治疗胃痛

凡以胃脘部临近心窝处,经常发生疼痛为主的病症,称为胃痛,是一种常见病。包括西医学中的急、慢性胃炎,和胃、十二指肠溃疡胃癌以及胃神经官能症等疾病。    民间偏方...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81

牡蛎散治疗小便白浊。牡蛎散秘方制作方法。

大家好,今天给大家带来了牡蛎散的秘方制作方法,牡蛎散的配方治疗功效用于小便白浊。欢迎大家收藏。 秘方配方:牡蛎散秘方的配方仅会员可见,欢迎注册查看。 [hide] 秘方配方:厚朴(去皮,姜制)半两,...

VIP秘方 2025-09-10 0 812

治胆囊术后肝功能损害方

处方:茵陈、猪苓各30克,茯苓、泽泻各15克,栀子、郁金、柴胡、白术各10克。加减:黄疸加田基黄20克,食少加麦芽30克,舌苔黄腻加滑石15克。水煎分3次服,每...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910

玉米须葡萄柚治水肿方

治水肿方:玉米须20克,自茅根10克,厚朴花2克。共同剪碎,再用沸水冲泡,分多次当茶饮,每日l剂。能利尿消肿,行气消胀,降血压等。主治:水肿。 赵敏成下肢水肿葡...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106

目浴治眼病

目浴法是传统外治法的一种,是用药液淋洗眼睛来治疗各种眼部疾患。在使用时往往是熏、洗相结合,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眼部,达到疏通经络、退红消肿、收泪止痒等效果。利用药液...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507

咽痒痰多 治颈源性小儿顽咳

2013年8月20日,一位母亲带女儿来诊。  患儿6岁,咳嗽不止两年有余,来时咳嗽,入夜则甚,咽痒,痰多,夹有风泡,可闻痰鸣而微喘,于他处诊断为“咳...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46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