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老字号“乐仁堂”药店的牌匾

招牌,又叫“牌匾”、“匾额”、“铺匾”,最初是一种无字的布帘,后来在布帘上题写店铺名称,继而又以木板代替布帘,出现了今天常见的各式招牌。

横额即放置于店铺门脸上方或店堂正上方的横牌匾,主要用于表示店铺的字号或名称。横额是伴随着宽阔门面的大店铺的出现而出现的新型事物,店家为了显示豪华和气派,往往选用上好木材,制成和店铺门面齐长的门匾,悬挂在店铺的正上方,门匾往往被漆成庄重的朱红色,用金字题写店铺的字号和名称。这类门匾多由能工巧匠制作、名家题字,亦谓之店招。

老字号“乐仁堂”药店的牌匾,是横额中最有代表性的:南门匾为柳体“北平分此”,中门匾为“乐家老铺”,两旁配匾分别为“灵兰秘授”、“琼藻薪裁”、“丸散膏丹”、“人参鹿茸”。正式的店名牌匾“乐仁堂”,悬挂于正门内柜台上方,苍老遒劲的颜体字特具文采,格外引人注目。

在宋代以前,店招一般是作为店铺的标记而存在,没有什么更特殊的含义。《清明上河图》中店铺林立,使用店招的店铺多以姓氏或经营的名牌产品作为店招,如清晰可辨的就有“刘家上色沉檀楝香”、“杨家应症”、“赵太丞家”、“神农遗术”等。《东京梦华录·卷三·马行街北诸医铺》对医药铺及其专科有记载云:“马行北去,乃小货行、时楼、大骨传药铺,直抵正系旧封丘门,两行金紫医官药铺,如杜金钩家、曹家、独胜元、山水李家,口齿咽喉药;石鱼儿、班防御、银孩儿、柏郎中家,医小儿;大鞋任家,产科。”

明清时期,店家开始宣传儒家“以义取利”的经商思想,此时的招牌已不再是以单调的姓氏、商品的名称或街坊的名字组成的店牌,而是包含有丰富的思想文化内容。如明万历年间开设的药铺“千芝堂”的店名,取意自店内药目。该药目载:“窃顾世有千芝,俾天下共登仁寿,而余心始慰耳。”

因此,商家对店名招牌都非常注重,尤其是药店对店名更为考究。清代《汉口竹枝词·第三十四首》云:“玻璃八盏夜灯明,药店全凭铺面精。市井也知‘仁者寿’,招牌一半借山名。”药店老板为了招揽顾客,也知道《论语·雍也》中孔子所讲的“知(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这段话,用“山”作为店名,写在招牌上,表明“仁者乐山”、“仁者寿”之意,标榜本店出售的药品能祛病、延年、益寿。

此外,有些著名的药铺还喜欢用创办人的姓名作招牌,如叶开泰丸药、雷允上药店等,这些人名招牌,标志着店铺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上乘的商品质量。

也有特别俗的店名,但效果出乎想像。如汉口后湖三元殿一带一家草药专卖店,“其招牌曰:‘一把抓’。盖取治病速愈之意”(《汉口竹枝词·第一五九首》原注)。

一些医生为惹人耳目,在招牌上还经常有出奇制胜之举。南宋御医王继先祖上传有一份名叫“黑虎”的丹方,十分灵验,他籍此便以“黑虎王家”作为店招,大肆标榜,名闻遐迩(《东京梦华录》)。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0459.html

相关推荐

中药验方治骨髓瘤腹胀腹痛

临床上常遇到虚实夹杂的病人,分清虚实是辨证的关键一步,否则犯下虚虚实实之戒,不但无功,反而加重病情。  2010年12月笔者接诊一患者,女,51岁,患多发性骨髓...

秘方方剂 2025-10-26 0 2076

防治痱子 中药内服外洗

痱子又称“汗疹”,多由于外界温度高、湿度大,汗液不能及时排出,致使汗管扩张、破裂及细菌繁殖而形成。下面介绍几种方法,对预防痱子都有较好效...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24

治足跟痛 中药鞋垫制方

具体方法:取吴茱萸、五味子、花椒各10克(此为单足跟痛的药量,如双足跟痛的药量需加倍),共捣成粗末,平摊于洗净的鞋垫之足跟部位,以致密布料覆盖,周边缝严。将鞋垫...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722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