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精品偏方 正文

夏秋交替预防痢疾

痢疾是夏秋季节发病率最高的急性肠道传染疾病,是由痢疾杆菌污染手、水、食物及用具后,经口食入而发病。主要症状为腹痛、大便次数增加、脓血大便、里急后重或发热恶寒等。急性痢疾病人如体质不好或治疗不当也可以变成慢性痢疾。临床上一般分为以下10种。

风痢
因内伏风邪,伤于脾胃所致。有先泻后痢,肠鸣腹痛,纯钝下鲜血而有后重感,脉沉细而弦等症。

寒痢
又叫“冷痢”。因炎热贪凉,过食生冷不洁之物,寒气凝滞,脾阳受损所致。有痢下色白、或赤白相兼、质稀气腥、苔白、脉迟等症。

白痢
湿热毒邪滞于气分,下痢白色,如鼻涕样的黏液,或如鱼脑者,叫“白痢”。也有因寒湿凝滞,脾阳受损而下痢白色,质稀气腥的,这是属于寒痢,又叫“寒痢”。

气痢
有实证和虚证之分。实征为粪便如蟹沫稠黏,有里急后重感,腹胀、大便时排气,其味臭秽;或兼肠鸣、小便不利等,是由于湿热郁滞,气机不得宣畅所致。虚症为腹胀排气时大便即随之而下,是由于中气下陷,肠虚不固所致。

久痢
痢疾日久不愈,又称“迁延痢”。多因脾肾虚弱,中气不足所致。临床表现为大便常带黏液血液,排便时腹部隐痛,排出无力,甚或脱肛,食欲减退,形体消瘦等。

寒湿痢
症见腹痛拘急,痢下赤白黏冻,白多赤少,里急后重,口淡无味,胸痞闷,口干渴,头重身痛,恶寒。

湿热痢
症见腹痛,下痢赤白黏冻或脓血,里急后重,肛门灼热,胸脘痞闷,或见恶寒发热。

疫毒痢
症见发病急骤,高热口渴、头痛烦躁、胸满不食、呕吐恶心、腹痛剧烈、后重特甚、痢下脓血,多为紫红色或呈血水样。便次频频,甚至昏迷。

休息痢
下痢屡发屡止,日久不愈,故名。其原因有因痢疾初起,止涩太早,治疗不当,以致肠中积热未尽;或因饮食失节;或因过服寒凉,脾肾阳虚所致。

噤口痢
痢疾,饮食不进或呕不能食者,称为“噤口痢”。多由疫痢、湿热痢演变而成。是痢疾比较严重的证候。临床特点,除饮食不思、呕恶不纳、饮人即呕外,兼有胸脘痞闷等症。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40589.html

相关推荐

“进补养生”冬虫夏草怎么吃最好

秋季一到,“进补养生”又开始成了许多市民生活中的重头戏。做为名贵补品的冬虫夏草即能补阴也能补阳,很多人认为冬虫夏草什么人都可以吃,其实不...

精品偏方 2025-09-10 0 341

秋菊入食美味多

我国食用菊花的历史十分悠久,早在战国时期爱国诗人屈原就有“朝饮木兰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的吟咏。菊花气味芬芳,食用方法颇多,凉拌、炒食...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415

天灸疗法 夏冬两个季节配合

近年来,天灸疗法火爆大江南北,特别是夏冬两个季节配合天气的天灸,更是为传统中医所推崇,很多人也就跟着风气贴一贴。但是有些人会发出这样的疑问:为什么我贴了这么久的...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345

夏日针刺疗法能治哪些病

冬养三九补品旺,夏治三伏行针忙。一年中在天气最热的时候,应用针灸防病治病的疗法由来已久。早在《黄帝内经》时代,便对冬病夏治中的针灸疗法有详尽论述,《素问&mid...

养生秘方 2025-09-10 0 242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