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谷雨节气养生 祛湿养肝

今天为谷雨节气。谷雨,有“雨水生百谷”的意思,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谷雨节气后,降雨增多,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此时养生要顺应自然环境的变化。

  祛湿:据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治未病中心中医硕士李海涛介绍,谷雨后空气中的湿度逐渐加大,会让人体由内到外产生不适反应。从中医养生的角度来说,如此潮湿的环境,湿邪容易侵入人体为患,造成胃口不佳、身体困重不爽、头重如裹、关节肌肉酸重等情况,如若已经患有各类关节疾病,如风湿性关节炎,也容易在该节气诱发。

  所以谷雨养生要注意祛湿,多吃白扁豆、赤豆、薏仁、山药、荷叶、芡实鲫鱼、豆芽等。还可以按摩丰隆穴(外踝尖上8寸,条口穴外1寸,胫骨前嵴外2横指处)。每次按揉酸胀为度,日2次。

  养肝:按照中医“春养肝”的观点,要抓紧时机调理肝血。以养肝清肝、滋养明目为主。在蔬菜中,最适宜养肝的是菠菜。中医认为,菠菜性甘凉,对春季里因为肝阴不足引起的高血压、头痛目眩和贫血等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还可以按摩太冲穴(足背侧,当第1跖骨间隙的后方凹陷处)。可清泻肝火按摩以酸胀为度,日3次。

  调情:志谷雨前后,易出现情绪抑郁的情况。可食缓解精神压力和调节情绪的谷类食物,小麦胚芽、黑芝麻等,其中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还可以按摩大敦穴(取穴时,可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大敦穴位于大拇趾甲根边缘约二毫米处),可清肝明目,头清气爽,每次按揉酸胀为度,日2~3次。

  老龄化时代的来临,“养生热”也及时跟进。针对“重术轻道、舍本逐末”的养生现象,笔者认为中华养生之所以称为养生之道,不称养生之术,是有道理的。养生的灵魂在于悟道、明道、遵道。所谓道,就是规律。大道,就是大规律。那么,养生之道在哪里呢?在于两个字———顺天。顺天也可称为顺应自然。

  顺应自然什么呢?其一,是顺应自然节律。如夏天天热,人毛孔大开,出汗散热。你却用空调把室温调成如同春天或秋天,甚至冬天,把热留在体内,把寒气朝体内赶,则必然生病。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切动物乃至植物都应遵循的时间节律。你却反其道而行之,夜作日息则必然生病。你吃什么补药,练什么神功都无济于事。其二,是顺应生命规律。从远古燧人氏开始就用火,以熟食为主。这在人体肠胃已形成规律,并且古人也指出多食生冷易伤脾胃。而你却按某些所谓养生专家的说法去长期大吃生茄子、生泥鳅、生萝卜,与生命规律对着干,你不生病谁生病?顺应规律是道,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做,怎么动,是术。术应服从道。否则,术就失去依归,并易转为害。我们大众热追的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忘记道。为什么会这样?原因就在于急功近利的驱使和轻道、昧道。

  由是观之,生命是一种积累,从现在开始积累健康!长寿是一个过程,一种境界。只要方法得当,持之以恒,活到100岁,对于我们来说,也许并不遥远。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4396.html

相关推荐

补虚正气粥

【原料】 炙黄芪20克,党参10克,粳米100克,白糖适量。 【制作工艺】 将黄芪、党参切片,用清水浸泡40分钟,按水煮提取法,提取黄芪、党参浓缩液、30毫升...

精品偏方 2025-10-28 0 1954

气虚不能敛汗 是气的防御固摄功能减退

手术后出汗过多,西医认为是手术造成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出现出汗、怕冷、怕热、食欲减退等症状。中医认为是气虚不摄、阴虚血热、瘀血发热等原因造成。 气虚不能敛汗,是...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273

古老的养生方式 膏方进补

膏方进补是我国古老的养生方式,在我国有近两千年历史。早在《黄帝内经》中即有膏方记载。现代膏方以其确切效果、方便食用而越来越受到忙碌、压力大的现代人的欢迎,开展膏...

养生秘方 2025-10-28 0 2013

立冬食疗养生

俗语说“立冬不吃饺,冻坏两只耳。”每逢立冬,北方的家家户户都要吃好吃的南瓜馅饺子。人们很看中二十四节气,“节”者...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1334

中医养生素养要从儿童抓起

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中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对于提高我国公民中医养生保健素养,普及中医养生保健基本理念、知识和技能,提高公民健康水平,...

养生秘方 2025-10-27 0 2196

冬瓜外治敷贴痈疽无 养胃生津治胀满

利便止渴消热毒,心火脾火皆能除。养胃生津治胀满,外治敷贴痈疽无。冬瓜不仅价廉,也是很多人家中常备的蔬菜,其利水功效被常人所熟知,然而冬瓜的功效远不止利水。治疗腹...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89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