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平衡学又称中庸之道 在中医学上也有诸多体现

平衡学,又称中庸之道。其主要理念有“阴阳平衡”“阴平阳秘”“劳逸结合”“心态平衡”等,作为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其在医学上也有诸多体现:
阴阳平衡:万物皆有阴阳属性,阴盛则阳病,阳盛则阴病。阳盛则热,阴盛则寒。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阴虚则阳亢,阳虚则阴盛。人的一生时时刻刻都在调整阴阳平衡,但平衡是相对短暂的,不平衡则是绝对的。今天刚调整好平衡,明天又出现新的不平衡。因此,平常需要调整好情绪,保持好心情。
营养平衡:调和五味不偏食,食物的酸、苦、甘、辛、咸,蔬菜的青、赤、黄、白、黑都要调剂好。俗话说:“酸甜苦辣都有营养。”调和五味“骨正筋柔,气血以流。”一日三餐也定时、定质、定量,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
动静平衡:“久视伤血、久卧伤气 、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万病起于过用,太过不及均会生病,在日常生活中要坚持有张有弛,劳逸结合。
心理平衡:情绪是生命的指挥棒。“性为情本,情为病困。”“百虑愁眠”,安心安神宁静自然心态平衡,经常保持心理平衡是身体健康的关键。
机体平衡:练各种功法治病健身也是为了机体平衡。有的功法是用衰减法,有的是用补益法,这两者虽然目的都是为了平衡,但使用的方法却是一补一泻,对身体健康都是有益的。泻者,虽然也达到平衡,却是以削损身体阳能(多余)为代价。补者,是以增补虚损(不足)为手段达到平衡,在调整平衡中提高身体素质,使之达到新的平衡。
起居平衡:起居有常,顺应自然是生活规律的诠释。大自然赏赐给人类太阳和月亮,万物生长靠太阳,这就决定了人体的生物钟是“天睡我睡,天醒我醒。”即白天上班工作和学习,黑夜回家团聚、睡觉,什么时间做什么事。按现代时间表示是:早晨6~7点起床,晚上9~10点钟睡觉。不要昼夜颠倒,按部就班对人体健康会有大大的好处。
环境平衡:机体与环境要保持平衡,要保护大环境,创造小环境,如人体要经常注意避暑和御寒等,山清水秀,世外桃源好养生。
平调阴阳:中医治病,一般也采用衰减平衡的办法,阴病治阳,阳病治阴,重在调平阴阳。因此,不是急性病和非吃药不可的病,一般不吃药,体疗食疗比药疗好。(胥燕 王廷治)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3659.html

相关推荐

用公鸡肠饼治多例小儿遗尿均有特效

配方及用法:用公鸡肠一具,剪开洗净焙干,碾碎与250克面粉和成面团,加油盐,烙成小薄饼,一顿或几顿食完。可治小儿遗尿,老人尿频、多尿等症。  百姓验证:新疆伊宁...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359

慢性肾病伴发发热 中医辨证方药

慢性肾病,尤其是慢性肾功能衰竭、肾病综合征患者,如果伴发发热,治疗较为棘手,而根据中医辨证理念,同病异治,处以不同的方药,均可收到较好的疗效。  案1朱某,男,...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901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中医药治疗结肠炎

慢性结肠炎起病缓慢,反复发作,短则几个月,长则几年不愈。其症状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大便溏稀,常伴有脓、血、黏液和阵发性腹痛。脾胃虚弱型:大便溏稀,肠鸣浮肿,饮...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6

栀子油塞鼻治鼻衄32例全部有效

配方及用法:生栀子25克,麻油100毫升。先将栀子碾碎,浸入麻油中24小时,用文火加热至油面起烟时止,候温过滤。用时取药棉少许(与鼻孔大小相仿)蘸透栀子油,塞入...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2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