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标签 中医学

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先生不幸辞世

公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四日(农历五月十一),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先生不幸辞世,山海含悲,亲朋垂泪,杏林痛失柱梁。追念前贤,迄今八周年,浩浩伟功业,浓缩于眼前。2...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714

中医学术流派联盟骨伤分盟的建立

全国中医学术流派联盟骨伤分盟的建立,称得上首开先河,对探索建立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发展模式具有深远意义。 中医骨伤源远流长。各地骨伤流派,均历经长期的经验积累和智...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296

中医学讲 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

别小看这“一日三餐”,它不仅仅是我们为了生存而每日务必完成的进食任务,它还关系到人体的健康与长寿等问题。生活中常可见到,有人每日三餐不误...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1831

中医学里人体之“气”有区别

人体的气,从整体上说,是由肾中精气、脾胃运化而来的水谷精气和肺吸入的清气所组成,在肾、脾胃、肺等生理功能的综合作用下所生成,并充沛于全身。人体的气,又是多种多样...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692

中医学科学与人文的关系

编者按:当前,中医药文化建设方兴未艾,为社会大众认识、了解和认可中医药的医学科学价值,提供了渠道、氛围和养料。然而,在中医药文化建设中,必须警惕偏执失当,将中医...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782

开启中医学理论创新的新时代

2500多年前,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运用自己的智慧,开创了人类历史上伟大的医学理论体系——中医,成为现今唯一完整保留下来的人类古代文明知识...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488

高血压病中医学三焦辨证论治体系

高血压病是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 性心血管损伤疾病, 是人类最常见慢性病、 难治病, 是心脏病、 脑血管病、 肾脏病等发生和致死的最主 要危险因素。 笔...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3372

经学对中医学的影响

中医古籍,尤其是《内经》,在传承过程中亦经历过秦汉之际的文字变革,在理论上亦与汉代经师一样同讲阴阳五行。  董仲舒是儒家最早言说五行者,强调“天人合...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069

岐黄中医学院 打造中医药创新之都

日前,陕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与延安市延川中医院开展首个临床技术指导及双向转诊合作,对延川中医院进行临床技术指导与帮扶,支持医院人才队伍建设,推广适宜中医药技术。...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167

神的概念引入中医学

“神”,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范畴,是一种无知状态下的认知产物,一般认为其滥觞于古代天文学及其占星术。“神”...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817

产后哺乳期间 中医学养生指导

产后哺乳期间,乳汁甚少或全无,称为产后缺乳,亦称乳汁不行或乳汁不足。中医学认为,乳汁由气血化生,受阴阳调控,与冲任、心、肝、脾、肾、胃等经脉有关,其中尤以肝胃两...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1523

朱普生创造性地继承中医学遗产

朱普生(1888—1971),原名银银,后更名为普生,取普济众生之意,江苏省江阴市璜土镇人。1903年,朱普生到江阴西石桥拜伤科老中医赵和明先生为师...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366

中医学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中医学基本理论体系结构和其他科学理论一样,不是极限真理,其认识成果由于历史的局限性,不可避免地存在着许多自身的不足。因此,实践经验上升到理论之后,仍需接受实践...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3501

《内经》是后世中医学发展的根源

•学习研究《内经》,不仅要领会其提供的理论精华,更应深刻领悟先人们认识世界和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思维方式,而结合临床实践是研读经典的最高境界。&ldqu...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812

中医学对于脾脏的认识

中医学里五脏是心、肺、脾、肝、肾的合称。五脏具有化生和贮藏精气的共同生理功能,同时又各有专司,并且与肢体官窍有着特殊的联系,形成了以五脏为中心的特殊系统,即藏象...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2204

耿鉴庭 著名中医学家

搞医的,顶重要的是讲医德。我们过去学医,临出徒,老师总要送两件东西,一把雨伞和一盏灯笼,就是让后人切莫忘掉医生的本分,为病人治病,要不分昼夜,闻风而动,冒雨而行...

养生秘方 2025-10-04 0 1243

中医学史上的女性医学家

在我国医学史上,出现过许多著名的女性医学家,她们技艺精湛,医德高尚,救死扶伤,为民除害,甚得后人的敬仰与称道。1义妁医技高超,征召入宫远在2000多年前的西汉时...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163

中医学的疾病观——不和

人与外在自然、社会环境的和谐,形神的和谐,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和谐是人体“和”的健康观的3个层面,其“不和”就意味...

养生秘方 2025-10-03 0 1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