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秋季来临燥气当令 秋燥要润

凉爽的秋季即将来临, 对于满心期待天高气爽、凉风习习的我们来说, 秋之女神是否真的如此优雅友善呢?

中医学对于养生的法门总结来说即为:“ 法于阴阳, 和于术数。”也就是要顺应天地自然的变化规律, 相应的微调自己的生活方式, 采用恰到好处的养生方法, 才能健康长寿。
中医认为, 根据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 可以将正常的气候归纳为六种, 称为“ 六气”,即“ 风、寒、暑、湿、燥、火”。而秋季主气即为“ 燥”。阴阳相移, 寒暑更作, 气候变化都有一定的规律和限度, 但如果气候变化异常,“ 六气”发生太过或不及, 超过一定的限度, 则成为致病的邪气。如果此时人体正气虚弱, 则往往难以适应, 正虚于内而邪干于外,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因此, 秋季来临, 燥气当令, 我们应该根据秋季的时令特色, 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秋季养生, 从而减少“ 秋燥”引发疾病的机会,安心舒适地度过秋天。
秋季天气干燥, 此时不少人可能会有口鼻干燥、咽喉干痛、干咳少痰的症状。大家往往觉得是感冒了, 但服用常见的感冒药剂并没有明显的改善。其实, 这是秋季的燥邪作祟。
肺在五脏中属“ 金”,而秋季在四季中也属“ 金”,所以燥邪致病常常伤肺。肺主皮毛,主气司呼吸,故秋季燥邪常常从口鼻、皮毛侵袭人体,造成皮肤干燥、咳嗽咽干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秋燥也分寒热。其中偏热者称“ 温燥”,偏寒者称“ 凉燥”。前者常常在刚刚入秋, 气候仍然较热的时候侵袭人体, 后者则常见于天气偏凉的深秋。
感受温燥发病, 肺津受灼, 常见头痛身热、心烦口渴、干咳少痰、痰黄而质黏、咽喉干痛、鼻干唇燥等等。严重者津亏较重, 甚至可见痰中带血或咯血。
而凉燥侵袭人体, 则常见头痛鼻塞、恶寒无汗等类似风寒感冒的症状, 但同时会兼有干咳、口唇干燥等肺津受伤之症。
秋燥当令, 也会出现如便秘、头发干枯掉落、声音嘶哑等症。但是在症状初起时, 大家常常只是感到口鼻干燥, 此时及时在饮食起居上注意调理, 就能将疾病的萌芽掐死在摇篮里。 秋燥, 中医以“ 润”为治疗原则 在疾病刚刚起始时, 可以以食疗来对抗秋燥。常见的食材中,梨、百合、银耳、蜂蜜、枇杷、山药等都有润燥之效。
比如常见的冰糖梨水, 以雪梨一只, 挖去梨核, 填入冰糖, 加适量水慢炖, 吃梨喝汤, 如果有干咳咯痰等症状则可以酌情加入川贝母5 克左右共炖。简单易行, 但却可以有效缓解干燥症状。
而入秋之后, 最好能积极预防秋燥的侵袭, 达到“ 未病先防”的效果。在煲粥时,可以添加百合、山药等, 清燥润肺、调和脾胃,可常常服用。而在平日工作生活时, 要注意常饮水。
西医学研究也发现, 细胞缺水会降低机体的抵抗力, 并且导致疲乏, 降低生活质量。可以泡些绿茶, 清心降火, 也可以在茶水中加入菊花以清肝明目,枸杞以滋阴补肾, 或调入适量蜂蜜以润肺养肺。
同时应该尽量避免食用辛辣香燥之物, 比如火锅、麻辣香锅、烤肉等, 同时做菜时也应少放辣椒、花椒和姜等调味品。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658.html

相关推荐

二根汤 可润燥

冬季干燥,燥邪容易伤津耗液,再加上老人本身就体内津液不足,所以各种干燥症状比年轻人更为明显。喝 “二根汤”可以祛除燥邪,防治燥邪引起的各...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2937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13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

关于细辛的作用和用量,历来一直有不同的见解。本人在临床上用细辛敷脐治疗梅核气,对其利窍散痰行滞的作用有一定体会。 治疗经过 陈女,60岁,2008年4月1日...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628

秋季养生“润燥”以润燥生津为先

秋季最伤人的邪气是“燥气”。内经认为:肺居胸中,为五脏之华盖,主诸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相结合,化生为元气...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949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