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中医养生动与静互为其根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
一、动静互涵的概念
动和静,是物质运动的两个方面或两种不同表现形式。人体生命运动始终保持着动静和谐的状态,维持着动静对立统一的整体性,从而保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活动功能。《周易》说:“一阴一阳之谓道”,“刚柔者,立本者也”。宇宙间的一切事物的变化,无不是阴阳相互对应的作用,在阴阳交错的往来中,阴退阳进,阳隐阴显,相互作用,相反相成,生化不息。王夫之《周易外传》说:“动静互涵,以为万变之宗”。辨证法认为,孤阳不生,独阴不长。故阴阳互涵互根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法则,也是生命活动的要谛。《思问录》谓:“太极动而生阳,动之动也;静而生阴,动之静也”,“方动即静,方静旋动,静即含动,动不舍静”,“静者静动,非不动也”。又《张子正蒙注》说:“动而不离乎静之存,静而皆备其动之理,敦诚不息,则化不可测。”这就是说“动”不离“静”,“静”不离“动”,“动静”相对立,而又相互依存。因此,无论只承认运动或者只承认静止的观点都是不对的。所以王夫之又说:“流俗滞于物以为实,遂于动而不返,异端虚则丧实,静则废动,皆违性而失其神也”(《张子正蒙注》)。只承认一方面而否认另一方面,把运动和静止割裂开来,都是违反事物运动变化的本质的。

朱熹亦明确指出:“静者,养动之根,动者所以行其静”。动与静互为其根.无静不能动,无动不能静,阴静之中已有阳动之根,阳动之中自有阴静之理,说明动静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古代哲学认为,既无绝对之静,亦无绝对之动。“动静”即言运动,但动不等于动而无静,静亦不等于静止,而是动中包含着静,静中又蕴伏着动,动静相互为用,才促进了生命体的发生发展,运动变化。
二、生命体的动静统一观
生命体的发展变化,始终处在一个动静相对平衡的自身更新状态中。事物在平衡、安静状态下,其内部运动变化并未停止。当达到一定程度时,平衡就要破坏而呈现出新的生灭变化。正如《素问•六微旨大论》所言:“岐伯曰:成败倚伏生乎动,动而不已,则变作矣。帝曰:有期乎?岐伯曰:不生不化,静之期也。帝曰:不生不化乎?岐伯曰: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这里清楚论述了动和静的辨证关系,并指出了升降出入是宇宙万物自身变化的普遍规律。人体生命活动也正是合理地顺应万物的自然之性。周述官说:“人身,阴阳也;阴阳,动静也。动静合一,气血和畅,百病不生,乃得尽其天年”(《增演易筋洗髓•内功图说》)。由此可见,人体的生理活动、病理变化、诊断治疗、预防保健等,都可以用生命体的动静对立统一观点去认识问题、分析问题、指导实践。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21645.html

相关推荐

丹参等5种中药对肝双向作用浅析

1 概述肝病是全球9大致死疾病之一, 而中草药具有明显的保肝护肝作用,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实, 一些中药可通过调节免疫, 降低组织细胞中自由基, 提高机体抗氧化能...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730

中医认为出汗太少或太多都是病

高温之下,很多人认为出汗是正常现象。可是桂林市中医医院治未病主治医生莫笛表示,出汗太少或太多都可能是病。出汗少阳虚作怪夏天一到,张女士就开始纠结了—...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03

中医三伏贴也走进了千家万户

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也是治疗多种慢性过敏性疾病效果最好的时候。而对于一些饱受过敏性鼻炎折磨的“资深”患者来说,“冬病夏...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54

气虚夹痰湿厥证 主方调中益气汤

黄某,女,6岁,门诊病例。2007年1月7日初诊。  家长代诉:患者于2006年12月18日晚,无明显诱因而突发全身痿软无力,随即倒地不起,手足厥冷,一身不能动...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23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