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穴位刺激 缓解秋燥的不适症状

秋季空气干燥,体内水分不足,容易引起秋燥:燥邪易伤肺.肺主呼吸,与口鼻相通,外合皮毛,与大肠相表里。故秋季燥邪耗伤人体津液,造成阴液亏虚,会出现干咳痰稠、口干咽燥、鼻腔干燥、皮肤干涩、大便干结等症状。传统按摩疗法通过运用各种手法,对肺经、大肠经及其他相关穴位和部位进行刺激,起到健肺养肺、润燥养阴的作用,有效缓解秋燥带来的一系列不适症状。

肺燥咳嗽——叩肺穴

每晚临睡前坐在椅子上,两腿自然分开,双手放在大腿上,闭目,全身放松。吸气于胸中,同时用手掌从两侧胸部由上而下轻拍;呼气时从下而上轻拍,如此反复呼气、吸气,每次2分钟。然后将一手握成空心拳,轻叩背部肺俞穴(背后第 3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1.5寸处)10下。用掌从两侧背部由下至上轻轻叩击,每次2分钟。这种方法能够疏通胸中之气、养肺润燥,可治疗秋燥咳嗽,缓解干咳、痰稠等症状。

口燥咽干——揉口咽

坐、立位均可,身体挺直,用右手食指按揉口唇下面的承浆穴(位于唇下的凹陷处),用力压揉,即可感觉口腔内涌出分泌液,慢慢咽下,可有效缓解口干症状,每次2分钟,每日1 次。然后颈部伸直,拇指与其他四指张开,将虎口对准咽喉部,缓慢地自上向下揉搓,直到锁骨处,左右手交替进行,动作宜缓慢,用力要轻柔,每次2分钟,每天1次。通过揉搓咽喉,可预防咽喉干燥、疼痛。

鼻腔干燥——拉鼻子

用左于或右手拇指、食指,夹住鼻根两侧,用力向下拉,由上而下连续拉10次。然后将拇指、食指伸入鼻腔中,夹住鼻中隔软骨,轻轻下拉10次。拉动鼻部可促进鼻黏膜的血液循环,既可以增加鼻黏膜的抗菌能力,又能使鼻腔湿润,保持正常温度,防治鼻炎,缓解鼻腔干燥、出血症状。

大便秘结——揉面颊

将两手食指、中指并拢,用指腹有节律地按揉两侧面颊,自上而下按揉,每次2分钟,每天2次。手阳明大肠经的分支从颈部上行.经过面颊,按揉此处,可使大肠的功能恢复正常。由于肺与大肠相表里里,所以秋燥也可导致大肠蠕动变慢,形成季节性便秘,此法能够刺激大肠经,增强肠蠕动,防治便秘。

皮肤干燥——按手臂

中医认为,肺主皮毛,皮肤干燥可通过肺经调理,手臂上的尺泽穴是手太阴肺经的合穴,位于人体的手臂肘部(肘横纹的中央处有粗腱,腱的外侧处即是)。用大拇指按揉对侧手臂尺泽穴,每次3分钟,两臂交替进行,每天1次。此法可保湿润肤缓解皮肤瘙痒。 (王瑞臣)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9409.html

相关推荐

服降糖药可以停药不反弹吗?

特约专家、山东省济南医院糖尿病诊疗中心主任 王建华编 辑同志:我看到的一则糖尿病产品广告宣称,该产品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停药后也不反弹。广告中还特别指出,以往治...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1833

吃梨改善秋燥 润肺止咳

秋风又有“贼风”之称,会在人们精神意识放松的时候侵入人体,并给健康造成不利。应对急劲的秋风关键在于睡觉时要关好窗户,防止风邪侵入人体。中...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114

明目解郁泻火养生茶

眼睛干涩成了“电脑族”的通病。杞菊茶由枸杞子和菊花组成,别小看这两味中药,它们搭配起来治疗眼病至少有200年的历史。中医名方&ldquo...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452

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经验

经验方:知柏地黄丸适量。用法:每次服1丸(9克),温开水送服,每日2次。疗效:本方治氨基甙类药物引起的耳毒性症状44例,结果单纯耳鸣者16例均治愈;耳鸣伴眩晕2...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72

脾肾相助 补肾离不了健脾

脑为髓海,肾主藏精生髓。肾虚精髓不足,髓海失养而头脑空痛,眩晕耳鸣。肝肾同源,肾气虚者,往往肝血不足,肾阴亏者,易致肝阳上亢;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先天亏...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2103

秋季养生“润燥”以润燥生津为先

秋季最伤人的邪气是“燥气”。内经认为:肺居胸中,为五脏之华盖,主诸气,司呼吸,开窍于鼻。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运化的水谷精微相结合,化生为元气...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94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