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养生秘方 正文

养生从保护肛门开始

常言道“十人九痔”,像便秘、脱肛、肛裂、肛周瘙痒、肛周脓肿之类疾病常年困扰老年人。近日,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常务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肛肠科主任刘仍海博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老年人养生保健要从护理肛门开始。

刘主任说,肛门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器官,肛门对于老年人消化系统功能、新陈代谢和健康长寿都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因此,肛门保健应该引起老人重视,以避免各种肛门疾病的发生。肛门周围血管神经丰富,一旦患病会引起剧烈疼痛或是瘙痒。因此,刘主任告诉记者,老年人的肛门保健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良好习惯防便秘



定时排便是预防便秘的重要一环,最佳时间是早餐后20分钟左右,1日1次,这个习惯必须长期坚持。便秘的防治主要在于调整饮食结构,每天早晨饮用1杯(200-300毫升)温水,空腹饮用后能刺激肠管蠕动,有助于排便;平时多食新鲜瓜果和蔬菜等含纤维素较多的食物,如大白菜、芹菜、红薯等。禁食辛辣,因为酒、辣椒可使肛隐窝充血,容易使痔疮发作,影响排便。进食的菜肴中也要保证有一定的油水,可起到润滑肠道作用。排便时要集中注意力,不能看书读报,也不宜谈话和思考。每次排便宜控制在5叫0分钟内完成;排尽即起,不要养成排便看书、看报等习惯。

提肛锻炼防脱肛



老年人因肛门括约肌等肌肉萎缩,容易脱肛。如同时伴有痔疮者,脱肛还会引起痔疮嵌顿,导致肿痛、行走困难,痛苦不堪。因此老人有痔疮时应积极治疗,同时加强肛门功能的锻炼。每天早晨起床后或晚上睡觉前,各做1次提肛运动。方法是用力收缩肛门,然后放松,这样使肛门一紧一松,反复做20下。能增强肛门括约肌的力量,改善肛门的血液循环,防止脱肛和肛门松弛。

便后坐浴防感染



老年人免疫机能减退,对外来抗原产生抗体的能力降低,肠道细菌等常可引起肛门直肠周围感染形成脓肿。同时老年人机体反应迟钝,脓肿形成后,红肿热痛不很明显,但容易扩散,引起全身症状,愈合速度也比较缓慢。有的老人比较节俭,随便用报纸、废纸当做手纸,很容易诱发肛门感染。手纸的选用应以薄、软为最好,不要用废报纸或写过字的废纸,因为油墨长期刺激能引起肛周疾病。






便后坐在温水或药水盆内浸泡肛门,将肛门周围皮肤皱褶内的粪便渣洗净。同时通过热的刺激作用,促进肛门局部血液循环,改善血液供应,消除肛门肌肉的疲劳,增强抗病能力。坐浴药物通常选用1:5000高锰酸钾溶液,有杀菌、抑菌作用,可预防肛周感染。可在每次排便后或每晚临睡前坐浴。用中药苦参、五倍子、芒硝各30克加水3000毫升煎汤坐浴(水温38度-40度),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作用,每次10-15分钟。

食盐热敷防瘙痒



肛门部位瘙痒也是老年人常见症状,预防的方法是经常用温水清洗肛门,不要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瘙痒明显时可选用一些性能温和的软膏,如龙珠软膏等。并注意饮食清淡,不宜吃辛辣厚味食品。热敷法简单易行,有很好的消炎止痛的效果。可用热水袋,也可用食盐炒热,用布袋包好后进行肛门局部热敷。每次热敷时间以15分钟为宜,每次排便后或临睡前清洁肛门后热敷1次。

刘仍海主任还为老年朋友推荐了一套肛门保健操。方法是:用一手食指涂少量润滑软膏(如凡士林、红霉素软膏等),先在肛门口按摩10-20下;然后,慢慢伸人肛门2个指节,将伸入肛内的食指向前、左、右、后方向撑大肛管2—3分钟;最后,擦干肛门后,挤入适量痔疮药膏,站起后,肛门用力向上提缩20~30下即可。对于防治常见的便秘、脱肛、肛周瘙痒都有不错的效果。

老年人如能注意做好以上肛门保健,能使肛门少患疾病,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达祛病益寿的目的。

客服微信号:129820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14700.html

相关推荐

我生食大蒜治好30余年的胃病

我患胃病已30余年,胃镜检查诊断为萎缩性胃窦炎(上皮细胞增生),多年来求治于中、西医仍缠绵不愈。最近试食生大蒜两月余,胃病竟获康复。胃胀、胃痛消失,食欲大增,胃...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17

喇叭的戒律与养生

西藏高原气候的特点为海拔高气压低、严寒缺氧、风大干燥、紫外线强等,这些特殊的自然条件,给人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挑战,也对人体的健康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而在此环境下...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49

饮食养生 音乐养生 书法养生

中医不仅用药,还有各种非药物疗法:砭、针、灸、导引按跷、拔罐、刮痧、按摩、点穴等等,甚至包括一些日常的生活方式也是中医整体疗法的一部分。中医这些非药物疗法人人可...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744

服维生素可美颜

人都希望自己的皮肤滋润,细胞柔嫩,富有弹性。然而有些人的皮肤却不尽人意,显得粗糙,缺乏光泽。分析其原因,一方面与遗传因素和疾病的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与后天的营养和...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057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