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奇效良方》对痔的认识痔为直肠末端黏膜下或肛管皮肤下的静脉丛扩大曲张形成的柔软静脉团[1],包括内痔、外痔、混合痔等。《奇效良方》成书于1470年,由明&m...
精品偏方
2025-10-24
0
1533
编者按:2019年是中医名家祝谌予(1914—1999)诞辰105周年。祝谌予一生勤恳敬业,君子风范,在患者及业界有较高威望。本文作者张素珍是祝谌予...
养生秘方
2025-10-23
0
1709
崔金海,系全国第二、三批老中 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 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从事中医临 床工作已近50年,经验丰富,技术精 湛,现将其辨证治疗眉棱骨痛经...
养生秘方
2025-10-15
0
1286
公元二零零八年六月十四日(农历五月十一),我国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先生不幸辞世,山海含悲,亲朋垂泪,杏林痛失柱梁。追念前贤,迄今八周年,浩浩伟功业,浓缩于眼前。2...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714
甘肃中医学院教授周信有已年逾九旬,一向提倡养生保健、防老抗衰应从青壮年开始。他说:“在身体尚未出现衰老的异样变化之前,就应讲求养生之道,采取措施,进...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776
药 铺 北宋商品经济发达,国家制售药品赢利可观,熙宁九年(1076年)设太医局熟药所,熟药所出售的成药比生药使用方便,很受医生和病人的欢迎,经营一年,收息钱2...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593
李台春,明代湖南邵阳人。世精医理,胸无城府,志书载:“贫民日填户”——贫苦病民每日挤满其诊所,可知病号不少。&l...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125
《本草纲目》首列“释名”专项,开药名阐释之起端。纵观本草文献,专立“释名”之项,是《本草纲目》首创,亦为《本草纲...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3262
生化汤的方歌是这样说的:“生化汤宜产后尝,归芎桃草炮姜良”。不错,生化汤的确是妇科常用名方,民间还有“不论寒热,产后必服生化...
秘方方剂
2025-10-05
0
1694
龙江著名医家华廷芳先生一生钻研医术,博极医源,精勤不倦,治疗中更是仁心仁术,以己度人,上至达官显贵下至贩夫走卒无不信服求医。华老出身中医世家,却从不自满自得,反...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3409
弘扬中医文化,传承华夏瑰宝。2014年11月27日,湖南省岳阳市市委书记卿渐伟邀请市中医院专家尚品洁、熊林波、张正元及全市9位中医药专家座谈。听取专家对市委市政...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992
中医喉科是中医的一个特色分科,其起源较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对于咽喉疾病的介绍。医学的不断发展,对于咽喉疾病的认识也不断完善,无论是药物食疗,还是手术排脓...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524
“小马哥”是一位80高龄的老人,一个会用微信写字聊天谈工作的老儿童。“小马哥”叫马有度,“小马哥&r...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875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医师,湖北省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3812
人的手指上分布有6条经络以及多个穴位,经络可以沟通表里、联络脏腑、运行气血。于指的活动,会对这些经络穴位产生刺激作用,促进气血运行,增强脏腑功能。因此,常活动手...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4533
甘肃省名中医、陇南市成县中医院院长赵斌主任医师使用中医方法治疗疑难病症颇有心得,现举4例验案。 筷子蘸药滴服解昏迷 1987年5月,农民赵某打水时突患脑出血...
秘方方剂
2025-10-05
0
4224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周慎斋不幸染上一种慢性疾病,当地名医无不请诊,但一直被认为是“中满”症,服药却无效果,腹部仍然胀痛不止...
秘方方剂
2025-10-05
0
2338
处方:独活、羌活、当归、白芍、杜仲、牛膝、秦艽、防风、川芎各10克,党参、茯苓、生地各12克,桑寄生15克,细辛2克,桂枝、甘草各6克。加减:病程较长,疼痛较重...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718
《本草纲目》叙药时,正名为“纲”,分项叙事为“目”。李时珍说:“诸品首以释名,正名也。次以集解,解其...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472
11月已是深秋时节,前往湖北省阳新县中医医院骨科就诊的患者络绎不绝。记者走进骨伤科,邀请该科室主任冯声昌为大家讲述几代骨医的传奇故事,以及骨二科在传承千年中医精...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044
民国期间,山东济南有许多闻名老中医,有“四大名医”之谓,即吴少怀、韦继贤、王玉符、王兰斋四位先生。他们凭借着高明的医德医术悬壶济世,救治...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052
山西名医治青光眼(气郁化火)方处方:茯苓、菊花各12克,丹参、丹皮、柴胡、当归、白芍、白术、黄芩各10克,葛根各15克,栀子8克。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l剂。...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167
治内耳眩晕(脾虚)方处方:党参、黄芪、半夏、白术、茯苓、石菖蒲、僵蚕各12克,生姜、竹茹、陈皮各6克,大枣5枚。 用法:水煎分3次服,每日1剂。功效主治:健脾燥...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1544
中国古代的医书很多,其取名各有特色,说起来真有些趣味。 最早的医籍《黄帝内经》,其取名来自于远古时代黄帝坐明堂与臣子们谈论医学道理的传说。因该书在形式上采取黄...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2684
吴女士的孩子今年3岁多了,平时身体都还不错,可今年入夏后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每天只要气温稍高就会发烧,体温多为37℃-38℃左右,发烧时精神、食欲尚可,时有干...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835
达旭,全国名老中医,广西壮 族自治区人民医院中医科主任医师, 《医药星期三》编辑部特约专家,原 广西中医学会内科分会会长,教授, 曾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授予的&...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1784
作者:俞晓旸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晚清的雷丰,是名医也是文人:感悟他的隐逸人生雷丰(公元1839-1888年)是晚清衢州府的一位名医,在时令病上颇有建树,且擅长针...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3076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看不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慢朗诵读,决不能记,久也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114
秦景明是明代上海松江人,医术高明,尤其擅长于痘疹一科。秦景明虽然医术高超,技艺精湛,可却嗜好赌博。一次南翔有家富室,家财万贯、米烂成仓,可惜家中兄弟二人均早逝,...
精品偏方
2025-10-05
0
2334
百岁全国名老中医、中医耳鼻喉科奠基人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干祖望先生,一生奉献岐黄之术,对养生保健也颇有见解。干老提醒大家要认清以下几个错误观念。重视“...
养生秘方
2025-10-05
0
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