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秘方 秘方方剂 正文

“和中丸”著名中成药的由来

明代嘉靖年间,有一位满腹经纶的学者周慎斋不幸染上一种慢性疾病,当地名医无不请诊,但一直被认为是“中满”症,服药却无效果,腹部仍然胀痛不止,身体日渐消瘦。

在无可奈何下,周慎斋毅然踏入自学中医之门。有一天,乘凉时,他看到了风动云散月复明的自然景象,触景生情,联想到自己的病情:天上的云由水湿与湿气聚合而成,属阴;风为空气流动,属阳。阳气通畅,则阴翳自然消散。我的病不就是这么一回事吗7

周慎斋心有灵犀一点通,他认为中满症正是阴湿蕴阻,阳气得不到宣畅所致。于是他自己研制、首创了专治中满症的著名中成药“和中丸”。其药物组成十分特异,主药仅有三味:干姜120克 (用人参、青皮、陈皮、紫苏拌炒),肉挂60克(用益智、泽泻、小茴香、补骨脂同煮),吴茱萸30克 (用苡仁、食盐浸炒),共研成细末,再用紫苏汤,加神曲打糊制成药丸。此丸具有温阳、理气、化湿之功效。他用药精炼,加工炮制别具一格。

和中丸取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回阳通脉;肉桂辛甘,大热,补火助阳,散寒止痛,温通经脉;吴茱萸辛苦热,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助阳止泻之功效,与辅药补气健脾、燥湿化痰、疏肝理气、消积化滞、解表和胃、淡渗利湿、补肾助阳、暖脾温胃等作用运用于一体。

说也奇怪,周慎斋自服和中丸不到一个月,他那屡治不愈的病痛竟自然消除了。从此,他更加热爱中医药学,刻苦钻研,终于成为当时极有名气的中医大家,并著有《医学粹精》等多种医书。

由于他善于思考,善于观察自然现象,利用中医辨证知识,首创传统名药“和中丸”。几百年来,和中丸用于消散积滞,补益不足,使脾运正常,气流通畅;阳气得以鼓舞,阴气自然不存。对脾胃不和,湿痰停阻,胸膈痞闷,腹部胀满,饮食不思等常见的中满症,均十分有效,成为群众十分熟悉的和中之成药。

“触景生情有灵犀,慎斋首创和中丸”的趣闻就这样流传至今。 (莱威)
客服微信号:fuwenhaocom
添加客服微信好友, 开通VIP会员!
复制客服微信号

本文转载自互联网,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本文地址:http://www.aimifang.com/mifang/31700.html

相关推荐

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

中医把咳嗽分为外感咳嗽与内感咳嗽,常用的止咳中成药也就那么十来种。只要能够做到对证选药,就能取得良好效果。下面,介绍一些常用于治疗咳嗽的传统中成药。止嗽丸具有解...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2172

药补三告诫 药补常用四法

药补既是一种保健方法,也是一种治病手段,主要适用于出现各种虚弱症状的疾病患者和因身体虚弱而采用食补未能奏效的亚健康人群。药补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适应症,关键在于因人...

精品偏方 2025-10-26 0 1587

健胃固肾 润肺生津 山药金糕

主料山药粉300克。  配料豆沙100克,面粉100克。  调料白糖150克。  制作将山药粉加入面粉和水揉匀,搓成粗细均匀的长条,分成16个面团。将豆沙放在盘...

养生秘方 2025-10-26 0 1609

全国第四次中药资源普查风采录

编者按: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试点工作至今已涵盖了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807个县。普查队员们不畏工作艰难辛苦,将工作激情和感受通过咏赞百草、歌颂伙计、...

养生秘方 2025-10-25 0 1866

乳痈促进脓毒消散 中医外治方

外治方成脓期应及时切排引流,溃后除引流外,还应外敷清热解毒,收敛生肌中药,以促进脓收病愈。郁乳期及早使用外治方,可促进脓毒消散。1.中成药外治方①金黄散:金黄散...

精品偏方 2025-10-25 0 2208

发布评论

感谢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