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病源候论》 是中医史上现存的首部专门叙 述疾病分类、 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中医学典籍 [1 ] , 作 者巢元方为“太医博士” , 相当...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846
吴承玉教授系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学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她长期从事临床研究工作,对肿瘤病、风湿病...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31
葱是三大调味菜之一,几乎家家必备。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虫积内阻,乳汁不通,...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241
壮医认为,人的指甲犹如一个“屏幕”,人体内的邪毒之轻重、“嘘”(气)、“勒”(血)之盈亏...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115
红眼病,即急性传染性结膜炎,患者眼皮红肿,眼睛涩痛,结膜上有小出血点,整个眼睛都是红的,所以称红眼病。红眼病人常表现出眼睛易疲劳、怕光、流泪、视物模糊等症状。民...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95
本病又称剥脱性皮炎,一般分急性和慢性两型。前者起病急,皮损表现为全身弥漫性潮红、肿胀,常有渗液、结痂,眼、口腔等粘膜亦可累及,常伴发热等全身症状。历时一个月左右...
秘方方剂
2025-09-11
0
794
导语:枸杞,又名枸杞子,是茄科植物枸杞的果实,其性味甘平,入肝肾二经,有滋补肝肾、强筋壮骨、抗衰老、润肺明目的功效,可治疗精血不足、耳鸣眼花、视力减退、腰膝酸软...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70
膝骨关节炎 主要临床表现为肿胀、疼痛、酸楚,应注重三期辨证。早期以肿胀疼痛、关节僵直为主,滑膜炎病变所致,治疗宜活血利水通络,方用益元舒筋煎合防己黄芪汤、三妙...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881
处方与用法:夏枯草、白糖各120克,草决明100克。将夏枯草、草泱明放入沙锅内,加清水2000毫升,文火煎至1500毫升时,用纱布过滤,药渣加水再煎;最后将二次...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069
患了颈椎病除了出现颈部疼痛外,还可能出现颈背疼痛、上肢无力、手指发麻、下肢乏力、行走困难、头晕、恶心、呕吐,甚至视物模糊、心动过速及吞咽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不同...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84
关心健康的人常会听到这样一种说法:某某食物是发物,得了某些疾病的人不能吃。可是,这些食物为何被叫做发物,它们又与哪些疾病“犯冲”,也许大...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929
预防病毒性心肌炎,必须及时清理身体里积存的热毒———尤其是在春天。一个冬天存在身体里的热毒,到了春天,就特别容易发病,这在中...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037
如今,饲养宠物已成为一种时尚。人们在频繁与宠物接触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发生被动物咬、抓伤的事件。对于狂犬病,人们在认识上存在误区,总认为狂犬病就是被疯狗咬伤后才得...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35
春季乍暖还寒,天气忽冷忽热,伴随着气温回升,病毒、细菌的繁殖重新活跃;而春季又是一个多风季节,大风不仅导致病毒、细菌容易扩散,也使空气中到处飞扬花粉、柳絮。此时...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461
上热下寒为寒热错杂证的表现之一,临床主要表现为患者在同一时期内,上部表现为热性,下部表现为寒性,其寒热分明,热者自热,寒者自寒。临床较常见的上热下寒证多以上半身...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23
熊辅信,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医师,全国名老中医,享受国务院津贴。现将熊老治疗帕金森病的经验介绍如下。一、临床症状帕金森病又称为震颤性麻痹,是一种较常见的神经系...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091
谢晶日, 男, 教授, 博士研究生导师, 国家名老中医 师带徒继承指导导师,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脾胃病重点专 科带头人,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肝脾胃病科 ...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223
由于感冒病毒的变异性及分离上的困难,目前现有的治疗药物大多只是对症不对因,尚无特效药。又鉴于感冒为一种自限性疾病,因此,大可不必对感冒的治疗大惊小怪。从某种意义...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302
《素问·痹论》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之气也。”&l...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515
崔跃廉同志工作在黑龙江虎林县水利局,今年66岁,染上肺心病已有13年,近几年病情加重,每年都要住两次院。犯病时喘不上气,吃不下饭,浑身无力,步履艰难。平时怕感冒...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115
曾学文,江苏省盐城市中医院主任医师,第三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2014年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导师。从医六十余载,提出的心系...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827
葱是三大调味菜之一,几乎家家必备。大葱味辛,性微温,具有发表通阳、解毒调味的作用。主要用于风寒感冒,恶寒发热,头痛鼻塞,阴寒腹痛,痢疾泄泻,虫积内阻,乳汁不通,...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428
配方及用法:姜半夏、雷丸、陈皮各9克,茯苓、白芥子各12克,苡米15克。上药共研为细末,做成蜜丸,每服9克,每天3次。疗程1~5个月。 疗效:治疗100例,痊...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572
配方及用法:扫下头一两次霜雪一碗,再加上100克红糖,放在锅里蒸霜雪糖水,连服2剂即可治好。 我妻子因患哮喘而去世,几个子女均患此病。1980年春节,路遇一位...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884
黄芪、生山药、白花蛇舌草、旱莲草各30克,麦冬、天冬、山豆根、地榆、藕节、元参各15克,女贞子12克。[制用法]水煎。每日1剂,2次分服。[适应证]白血病合并出...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660
病位,即疾病发生之所在。辨识病位,是中医辨证过程重要的基本内容,但由于受传统文化理念与认知条件的影响,中医学对人体的认识并非建立在实体解剖之上,而是&ldquo...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204
百合、赤小豆各100克,红枣50克,一起水煎煮酥烂,后加白糖调味,每日早晚各服1次。功效:有补气补血、健脾除湿、养胃强身之效力。对病后余热未清、脚气浮肿等症有辅...
养生秘方
2025-09-11
0
1664
祝谌予(1914年~1999年)先生出生于北京市一个很有声望的家族。在18岁时,他因母亲病故而萌生了学医的想法。上世纪三十年代初,他开始长期跟随北京四大名医施今...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073
手足口综合征,简称“手足口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疱疹为主要症状。一年四季均可发病,而以5~9月份多见。本病主要发生在10岁以下的儿...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653
病毒性心肌炎发生于40岁以下患者为多,约为75%~80%,男性多于女性,多发生于秋冬季。近些年来,病毒性心肌炎的发生率显著增高,成为我国当前最常见的一种心肌炎。...
精品偏方
2025-09-11
0
1172